石膏山探幽之一:尖阳山

尖阳山,又名“尖岳山”,单从字面理解,我经常直译为“尖尖的太阳”,又仔细一想,太阳怎么会是尖的呢。也可以理解为山尖的高大挡住了太阳。总之,先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就像苏东坡不拘一格画红竹。

在此我们姑且用第二种直白的表达:尖阳山——山的主峰是尖尖的形状,山体高大,可以遮挡住太阳。

每一个名字后面必然有它深刻的含义,譬如石膏山。总是有人听到石膏山三个字,不禁要问为什么叫这个名

字。

不妨再科普一下:《春秋玄命苞》曰:“膏者,神之液也。”故石膏之意乃指石中流出之乳白色汁水,遇空气凝

而成钟乳石者也。所以说石膏山上并没有矿物质石膏。

据任重远《石膏山志.卷上.参阅石膏山志序》记载:“石膏山者,白衣菩萨演教之区也,当霍岳之正脉,北接绵山,南望中镇,群峰朝拱,左孝文而右尖阳……”

《石膏山志.卷上.周围名山》记载:尖阳山耸峙本山(石膏山)西南,石膏(山)之右弼也,山峰峻拔,屹然独立。故名曰:尖阳。相传鲁班妹公主娘娘在此山修行,得道坐化此山。土人于山麓立祠祀之,塑公主像。神灵异俗,亦曰:公主山。土人谓公主神。有三千乌鸦兵,故每遇田苗生虫,即拜祷神前,祈发兵杀除虫害,辄验之。因此村人每届七月十八演戏献醮以祝圣诞,报答神恩也。

言归正传,从大运高速仁义出口驶出,往石膏山方向走,远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山峰,只有一座尖尖的山峰,兀然挺立,像是一个巨大的尖顶斗笠,又像是高耸的龙脊,蜿蜒着身躯,静静地等待着八方的游客。

“抽空爬趟尖阳山”这句话在耳边响了又响,也仅是神游而已。但大家确实是想亲身爬一爬,在记忆里也好有一个美的回忆。

清晨,大概九点多的样子,我们备好干粮,准备出发。

"上山的路有两条"当地村民建成说道“一条是现成的老路,从白石沟上,路途有点漫长。另一条是从辰瑞宾馆背后上,那条路不太明显,但路途较近”。经过考虑我们决定从辰瑞背后的小路上山。

由于不是现成的路,走的比较费劲儿,一路披荆斩棘。走的又太匆忙,竟然没带砍刀。尽管如此,一路还是满怀欣喜。

天气很不错,斑斑驳驳的阳光从树缝里照进来,照到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上,相机此刻发挥作用了。

好多花草的叶子上散落着白色的物体,有的是落花,有的是病虫害。

做了标记的23号白皮松。此地的海拔1100多米。

上山的路刚刚开始。终点是美好的,但道路总少不了曲曲折折,上山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一丛野丁香静静地开放。其实它的学名叫芫花,别名杜芫、老鼠花、黄阳花。为瑞香科植物。此刻,它就在灌木丛中静静的开放。她的色彩不能说不艳丽,她的味道不能说不芳香,但却从来没引起过路人的注意。我想,应该是她不爱张扬个性使她能在百花齐放的春天独自悠闲的偷欢。

一棵有造型的枯枝。

尖阳山上盛产黄精,沿途路边隔三差五自然生长。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下图)

马蹄包。中药材,可以止血。(下图)

此时,海拔已经1400多米,有些疲惫,暂时休整一下。

到处可见的白皮松。

有些枯死的白皮松树上有好多类似文字的符号,谁能来解读?

抬头一看,离尖阳山顶越来越近了,心里的希翼大了起来,继续出发。

站在一个开阔处,遥望石膏山风景区。“石膏山风景区欢迎您”九个大字赫然在目,还可见新农村建设及龙广场。

快到山顶的时候,发现一棵巨大的油松。此松,根枝粗壮,耸立入云。随即赋打油诗一首:我本一棵平凡树,挺立如山与天接。任尔四面狂风扫,独在峰巅当大爷。

从这个角度看,下图的枝干仿佛一个“山”字。

本次攀爬尖阳山的终极目标就是发现梳妆台。

据说,石膏山东麓的艾地沟涧流湍急,汹涌不息,沟之东西往来,靠的是一座石礅木梁桥,此桥相传为鲁班所造。有一天,鲁班来到太岳山北麓的石膏山。

只见两座大山(石膏山与尖阳山)对峙,高可万仞,耸入云霄。山上奇峰叠翠,茂林蕴绿;山间碧波荡漾,流翠淌玉。目睹此等青山绿水,鲁班不禁赞叹道:“真乃人间仙境也!”

话音未落,忽然西天王母下界遨游到此。鲁班见到王母娘娘,跪倒就拜。之后,西天王母便在鲁班的陪侍下边走边观赏石膏山美景。他们沿艾地沟北岸的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西行,一路景色,美不胜收。这时西天王母叹息道:“景色虽好,只可惜涧流阻隔,自成天堑,凡人不便往来;若能架木为桥,岂不造福人间?”鲁班听了西天王母的话后说:“娘娘所言正中下怀,鲁班愿为娘娘效力。”西天王母听了鲁班的话后,十分高兴,说:“你来造桥,我为修桥人做饭。但不知你造桥需用几月?”

鲁班回答道:“启禀娘娘,在下只需一夜即可造成。”鲁班话音未落,西天王母便笑得前俯后仰,觉得小小的匠神口气未免太大了,恁是仙间能工巧匠,一夜功夫也难造成一座桥梁。于是便随口说道:“你若能在山间一夜造成桥梁,我甘愿在山下百年指点迷津。”话毕,西王母便抛开做饭之事,拨开云头,盈盈而升,来到尖阳山巅,承接露水净面,对着婵娟整妆起来。

再说鲁班和西天王母分手之后,未敢半点懈怠,他目测步量,指掐心算,操起鬼斧,运用神工,下山采石,砌垒为礅,上山伐木,截木为梁。未及拂晓,桥已造成。

桥成后,鲁班来到西天王母面前复命。这时,西天王母尚在晨妆梳理,见鲁班来到面前,心不在焉地问道:“莫非桥已造成?”

鲁班回禀道:“正是,娘娘,敬请王母目验。”

西天王母听后,大为吃惊,惊讶之际,不觉将手中篦梳跌落。

至今尖阳山巅尚有砥石如梳妆台,台上蓖齿之迹宛然。惊讶之余,西天王母抬眼远望,果见桥已横跨艾地沟上。王母自知鲁班胜筹,只得践诺,从此,石膏山下有了一位给进山伐薪烧炭、过往艾地沟谷者指点迷津的银花婆婆——西天王母的化身。

石膏山下的很多村庄旧有民谣传唱此事云:“尖阳山,平顶案,两位仙人比掐算;鲁班修起仙人桥,王母娘娘不做饭。”

下图就是王母娘娘的梳妆台,其实是“飞来峰”,与石膏山乃是相连。

我们再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一下。据地质学家考证石膏山向斜结构、尖岳山飞来峰它们是燕山期构造运动留下的地质遗迹,由东盘上推挤压所造成的互有连贯,现成孤立相隔颇远的两座山峰。尤其尖岳山的推覆构造形成的飞来峰,地质特征特别明显,是一个既小又典型的构造遗迹。

看到上图的演变过程,一目了然了。石膏山和尖阳山本是一对双胞胎。由于地质演变,致使他们隔河相望。

从梳妆台处,拍完照也就下午四点三十分了,该下山了。下山的路很漫长,很难,很难,很难……谁下谁知道!

沿以前的老路,大概下了三个小时,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地方。看到“石膏山滑雪场”总算看到了希望。

回头望望,爬过的山峰,不禁心里感叹。

登山,不是因为山在那里,而是因为我在这里。我们登山,是为了我们那些因山而生的“无形的意念”,在征服这些“无形的意念”的过程中,我们获得许多探险、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登山,因为我们在登山时感受艰辛、学习、痛苦,特别是愉悦,这一切可以让我们得到改变。如果说一定有什么意图的话,那的意图就是:我们不想停滞不前,我们想发展自己,攀壁登山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

人生如登山。生活早嘈杂的闹市,心情难免浮躁,我们不妨一起来登山吧!一起开启石膏山探幽之旅吧。

正所谓:问道尖阳之巅,俯视茫茫山川。但得林中真趣,哪管沧海桑田。

据说石膏山东峰-----孝文山。我们下一个探幽目标。

作者 执虫散人

民国版《石膏山志》有诗记载孝文山:

西南马迹树苍苍,早已龙飞有代王。

谦让克承勘定后,光华曾照水云乡。

成康既没难为主,舟楫无从只一昌。

孝武缘何违俭德,秋风汾水意郎当。

这首诗表达了对汉文帝刘恒仁孝宽厚、简朴盛德的由衷赞美。话说两千多年前,汉文帝曾途经石膏山,并建孝文宫。故石膏山东峰名曰孝文山,汉文帝的短暂休憩,掀开了石膏山文明史册的首页。

在孝文山,魏孝文帝留下了亲笔御书,摩崖石刻“龍門”二字即是他留下的珍贵墨宝。而在四百多年之后,赵普佐太宗皇帝赵光义游历石膏山之时,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