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学习国学思想提高党性修养

刑一庭支部书记 梁焱

中华民族浩瀚的传统文化中,灿烂的国学瑰宝博大精深,永放艺术光芒,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学员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一、修身之道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毛主席说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论语.学而》里讲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要穷究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明了真理,建立信仰,作为根本的真理掌握了,原则也就确立了,做事就有了指引、有了规矩。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修养身心,力图通过修养身心,使自己产生正念,做出正行,得出正果。每个人都坚持正念、正行、正果,整个社会就会和谐进步。如阳光普照大地,阳光所及之处,必须一派生机。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追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省吾身”“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方,“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等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朝气蓬勃,就因为有这些执着的精神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新的执政考验,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方法:“首先要重视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习主席还强调要“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人生有生有死,有起有落,有得有失,有苦有乐,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得意时,要看得淡。失意时,要看得开。有福莫享尽、享尽见贫穷。有势莫使尽,使尽冤相逢。福宜常自惜,势宜常自恭,人间势与福,有始终多终。所以,为人处世,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心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他人,敬畏律法,敬畏规律,敬畏正义。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检点自己。

二、廉政之道

履职公事必忠于职守、克己奉公,这在孔子的观念中是君子的“天性”所然。对于随时准备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来说,万不可贪图舒适安逸的生活,入职后更不能贪图享乐。孔子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执政的岗位上,万万不可懈怠、不可滋生厌倦;施政一定要有负责任的态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忠于职守,体恤下属。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这里孔子讲的是为官的辩证法。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符合官位的要求,但他的品德不能保住官位,即使得到了官位,也一定会再失去。聪明才智符合官位的要求,品德能保住官位,但不用严肃的态度管理民众,民众就不会认真谨慎地执行指令。聪明才智符合官位的要求,品德能保住官位,也能用严肃的态度管理民众,但不依据礼度来役使民众,还不能算做得好。孔子的弟子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定力勤政为民,勇担当求真务实,重规矩严于律己,这是中华文化传统中儒士为官之道的精华所在。

三、天人之道

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不熄,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易经.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他是天道即最根本的自然规律的体现和特征。易经这句话告诉我们,化育万物、孕育和守护生命、让世界充满生机是天地最大的德行、最大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就要效法天地的好生之德。人生天地间,虽为高等灵长类动物,但并不是就可以对自然和动物生杀予夺,予取予求,那样,迟早自取其祸。大家看看,那些地质灾难,很多就是人类对自然的过份索取引发的。相反,人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同生共荣,要不随意残杀生命、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要做到心怀仁慈,爱惜物命,勤俭节约,珍惜财物。这样,与天地同德,最终达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学里,无数次出现过“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人可以贱、但不能没有品味,人可以奢侈,但不能浪费。一个人吃完一盘1w元的菜,浪费就是一个人嚣张的点了十个菜,最后一个菜也没有吃完。 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奢侈而富足,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浪费而穷困潦倒。资源是有限的,钱是流通的,钱不会因为你的奢侈而减少,而资源会因为你的浪费而愈发贵重。所以,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四、义利之道

《中庸》说:“义者,宜也。”《说文》段注:“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在这里“宜”应该与《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比较接近:“正确适宜合理”。践行正确义利观的根本是辩证地处理好道义和利益的关系,实现二者的统一。义利之辨,是贯穿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根本问题。义利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曾有过不同的诠释,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突出道义,强调义重于利,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义利观,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很看重利,有时在义和利面前,也会忍不住选择把义放在后面。因此,多了很多烦恼。一是求不得苦。每个人都想求利,利就那么多,总要有人让利,才有人得利。于是,社会多很多纷争,很多恩怨。求得的,满心欢喜,害怕失去。失去的,眼红别人得利,愤愤不甘,不择手段要获得。人们,也多了很多烦恼,很多灾祸。其实想想,义与利,并没有很清楚的界限,并是不对立的,很多时候,义中有利,利中有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价值观念,至今还是我们应该培养和践行的价值观念之一,对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干部来说意义更为明显。当前,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义,就是工作大局,就是党的事业,就是真理,就是律法,就是道德,应该高举过头,在身体力行这些义的过程中,我们自然可以得利。

光山法院

长按二维码可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