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太祖朱元璋学习,可让我们放弃“拼爹”的习惯

当今很多人因没“爹”拼,而愤恨不已。这种人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己没好的家境。他们在学生时代,抱怨父母无钱,让自己在吃、穿、玩方面输给同学;他们在职场生涯中,愤恨父母无权,不能帮自己飞黄腾达;他们在婚姻生活中,责怪父母无势,使自己的家庭地位低对方一等……。但我们反观六百多年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会自觉形愧。

​明太祖朱元璋幼时便成了孤儿,他为了求生只能出家当和尚。然而时值元末乱世,寺庙也无力庇护这些吃不饱饭的和尚。年少的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寺庙,过起了名为游僧、实为乞丐的生活。然而朱元璋拼不了“爹”,却不断“拼自己”,最终开创了大明王朝。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后,反倒成了别人眼中的“标准爹”!——朱元璋的事迹启迪我们:没“爹”拼,同样能通过努力过上好日子。
​首先,我们应该将自己对号入座:二十岁前穷,我们可以怪家境不好;三十岁还穷,我们还能勉强怪家庭拖累;四十岁仍然穷,那就只能怪自己无能了!——对号入座后,你属于哪一类馁?
​其次,如果我们只知抱怨父母,那么当我们为人父母时,也会被自己孩子抱怨。如果我们不“拼爹”而是“拼自己”,才可能成为别人眼里的“标准爹”。——如果自己不是富二代,那就努力成为富二代的爹吧!
​成为“富二代之爹”的梦想,还是要有的。因为梦想是很好的“镇痛剂”,她让我们身处逆境时,还能有一丝追求,从而暂时麻痹痛苦。——哪怕是白日做梦得沾沾自喜,也比患上抑郁症强吧。
​我们身处太平盛世,没必要像朱元璋那样,成为乱世英雄。但我们可以像朱元璋那样,不“拼爹”、拼“自己”,让自己比上一代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