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的代表——清河崔氏

河北是中华民族早期的活动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北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灿若群星。而且做为几代都人才辈的家族也是屡见不鲜。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时期,河北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都是当时顶尖的名门望族。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望出清河的古代贵族:清河崔氏。

崔姓出自姜姓,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尚的一支后裔,因居于崔邑之地而得姓,崔邑即今山东省章丘市,其得姓始祖名季子。秦朝末年,崔季子三十世孙、东莱侯崔意如携长子崔业(字伯基)、次子崔仲牟移居清河,不久崔仲牟再次移居,迁于博陵。名震中国历史的清河、博陵两支崔氏族脉,就由此诞生。后来,两支崔氏逐渐壮大,渐为望族,世称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其中,清河崔氏奉崔业为迁始祖。

书法家崔瑗像

汉和帝时期,博陵崔骃弃官躲到清河隐居,也并入了“清河崔”群体。两汉时期,清河崔氏人口逐渐繁茂,时有才杰出世,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等,均是名重一时的人物。三国时期,名士崔琰被曹操任为中尉一职,成为曹魏政权的一名骨干重臣,从此“清河崔”走上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地带,成为影响中国政局的骨干力量。“清河崔”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政治动荡,开始分枝散叶,一部分族人离开世居的清河,走向全国各地,由此产生郑州房、青州房等六房支脉。东晋大兴年间,晋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一次作战惨败,只剩几十骑逃亡高句丽而定居,从此开创的朝鲜崔氏一脉,“清河崔”由此也走向了世界。北魏时期,清河崔浩因直笔修史,在国史中明陈皇家鲜卑族未被汉化前的陋习丑闻,被课以“曝国恶”之罪诛九族,“清河崔”族群遭受重大打击,中国历史的编纂实践也由此拐弯,由“秉笔直书”改为“为尊者讳”“曲笔修史”。隋唐天下大一统,散居各地的“清河崔”族人逐渐回归清河,使“清河崔”很快又东山再起,人才鼎盛。仅有唐一朝,就接连出现10余名宰相、9名状元。五代末北宋初,社会变革,门阀阶层没落,“清河崔”也随之湮没,从贵族群体变为普通家族,并随着时代变化逐渐走向五湖四海,散居于世界各地。

时光荏苒,崔氏家族走过历史长河,转眼来到姓氏文化方艾的当代,他们没有忘记清河这个“发家”之地。近年成立的中华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自创会以来,一直将“清河崔氏”作为重点课题予以研究,2007年还集资在清河县西赵庄村兴建“崔氏宗祠”。2014年8月,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崔氏宗亲齐聚清河,参加中华崔姓文化研讨会,并联谊、祭祖,将崔姓和清河的故事又续写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