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检察院、法院、看守所 三地集中庭审 今天上午开庭

上海首次检察院、法院、看守所

三地集中庭审 今天上午开庭

出品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

通过远程音视频传输等技术,公诉人、法官、被告人分处检察院、法院、看守所三地,“足不出户”,“面对面”地参加庭审,短短60分钟,5起简易案件审理完毕,这是今天上午利用上海铁路检察院远程视频庭审系统而实现本市首次三地远程集中庭审的真实场景,也是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举办“智慧检务”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的展示项目之一。

上午9时30分,三地远程庭审正式开始。被告人邓某身影进入右边大屏幕,由法警解开手铐,这是从上海市第二看守所实时同步传来的影像;左边大屏幕上,则从上海铁路法院传来的影像——法官落下法槌,宣布庭审开始。

案情介绍

2018年2月10日22时30分,被告人邓某在本市轨道交通4号线世纪大道站往上海火车站站方向一侧站台,趁一名男子上车不备之际,将右手伸入男子上衣右侧口袋盗窃袋内一部苹果7plus手机,男子女友发现并制止。邓某松开实施盗窃的右手,逃入列车车厢,反被反扒民警和男子抓获。对于这些犯罪事实,被告人表示完全没有异议。上午9时50分,在被告人完全认罪伏法的前提下,法官当庭宣布以盗窃罪判处其拘役5个月,罚款1000元。之后,3起盗窃案和1起妨害公务案陆续顺利进行。

上海铁检院副检察长俞蕾说:“前期上海铁检院与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上海市第二看守所共同协商形成了《三地远程审判合作会议纪要》,在此的基础上,三地探索运用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对适用简易程序案件、认罪认罚案件进行远程庭审,不仅从距离、空间等多方面提高诉讼、审判效率,而且还节约了司法成本。”

除了首次三地远程集中庭审外,在上海铁检院举办的“智慧检务”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还有很多科技范儿十足的项目展示:

在案件受理大厅,案件管理部门接收的每一本纸质卷宗,都会配有一个专属二维码,里面包括案卷的基本信息;控申智能机器人“小法”现场智能问答,为老百姓找律师、算诉讼费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案卷数字化中心,伴随着整齐的“唰唰”声,记者看到,100页纸质版案卷1分钟可以扫描成PDF版,3分钟左右就

能自动识别生成WORD版电子卷宗。案卷通过智能收发柜分发给检察官的同时,电子版WORD文档案卷就已经躺在检察官系统账户中了,检察干警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编辑处理电子版案卷,真正用科技提升效率,解放检察办案人员双手。

上海铁检院集中管辖本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一审刑事案件。通过积累环境资源、食品药品等特殊案件大数据,开发量刑建议智能决策辅助系统,实现类案智推、智能量刑、法规法条智能推送、舆情推送等功能,为检察官办案提供了有力的辅助。

控申智能机器人“小法"、智能收发柜、语音识别、人像设别,远程开庭……参观视察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们为上海铁检院的“智慧检务”科技范儿所折服,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座谈会现场,来到上海铁检院的代表们还与上海铁路运输法院邀请的嘉宾直接视频连线,通过远程会议系统进行交流。

“上海铁检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让我们零距离感受到智慧检务带来的便捷。”

市人大代表、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喜胜说,“希望多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建设智慧检察、阳光检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

市人大代表、返利网副总裁、区外商投资协会理事萧飞谈到,“三地远程庭审,诉讼效率高,节约司

法成本,庭审过程公开透明,这种方式不仅贯彻了依法治国理念,也是老百姓期待和认可的”,当了解到上海铁检院集中管辖环资、食药品刑事案件,他建议“运用一些典型的案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并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宣传,实现教育意义”。

市人大代表、上海机械施工集团测量队长王斌,以及杨浦海杰保洁分公司清道班组长沈美兰,都对上海铁检院信息化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办案效率表示肯定,王斌代表还建议“可以继续挖掘信息化建设潜力,总结和推广好的

经验做法,在智慧检务建设上领先前行”。

市人大代表

上海铁检院检察长吴云表示:“科技改变铁检,效率始于创新。我们探索智慧检务建设的初心,就是聚焦办案需求,一切为了办案服务。通过近两年来‘智慧检务’建设,不仅给检察干警带来便捷,还为推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危害食品药品案件集中管辖提供智慧支撑和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