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与狗:不同汪星人的前世今生

约5000万年前,以细齿兽(也称麦芽西兽、始犬、小古猫)为标志的食肉类动物开始出现,它是犬科、熊科、鼬科、猫科等动物的共同祖先;30万年前,灰狼出现在欧亚大陆,随后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扩散至美洲大陆;1万多年前,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此时,狗已与人类相伴相随。

犬科是哺乳纲食肉目的一类全球广泛分布的中小型猛兽,世界现存30余种,可分为狐类、狼类、南美狐类等。我国分布有狼、赤狐、沙狐、藏狐、貉和豺6种,总体来说就是豺狼和狐狸。

重庆自然博物馆展示的豺标本

重庆自然博物馆展示的赤狐标本

狼与狗的前世今生

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食肉动物,国内曾广泛分布于除港澳台及海南外的所有省市区,但如今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已灭绝(如长江流域的重庆)。其亚种数目众多,记载有约140个亚种,其中一半是狗。《世界哺乳类分类》(2005年第三版)中将狼划分为37个亚种,居当代哺乳类之冠。

旧大陆(欧亚大陆及北非)上过去曾被认为有14个亚种,含日本的2个已灭绝亚种,但不含狗和澳洲野狗;新大陆(北美洲)的狼更是曾被分为24个亚种,含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的6个已灭绝亚种。新的种下划分仅有十几个亚种(具体数据尚有争议),包括野狼亚种和2个家犬亚种(狗及澳洲野狗)。

澳洲野狗

1758年,科学命名“双名法”的创始人、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一书中,将狼和狗命名为两个物种。格雷1863年曾把中国狼命名为独立物种;迈丸特1890年将其改订为狼的变种;艾伦1938年将中国狼改订为狼的亚种。

关于狗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动物分类学家、动物进化学家、人文学家和社会学家,曾有“一源说”、“多源说”和“多起源地单种祖先”等学说。如今,人们对狗是从狼进化而来的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争议的是驯化的时间和地点。

近年来,以中国科学院张亚平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萨沃莱南教授为代表的中外科学家经过对母系线粒体DNA、父系Y染色体DNA,以及核基因等的一系列遗传学研究后得出结论:狗的祖先有可能是1.5万~4万年前生活在东亚的中国长江以南及其邻近地区的狼。《科学》杂志评述:“‘中国制造’的不仅是塑料制品或是鞋子,现在,连狗也是‘中国制造’。”这些狼被中国人的老祖先猎获后加以驯养,逐渐进化成人类的伙伴,并被带到世界各地。狗跟随人类,从亚洲穿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从欧洲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非洲。

中华田园犬

人工选择的力量比自然选择更为强大,地质时间上的“转瞬间”,人类便根据自己的需求意愿“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狗。有关基因研究的结果显示,世界上现存的狗约有450种,常见的有150多种。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说“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乃是对狗的驯养”;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把狗誉为“人类最出色、最完美的战利品!”

并系非客观分类阶元,而是主观、错误的分类。单系应包括祖先型(古代的狼)和现生型(现代的狼和狗)。按照单系理论,如果承认“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就必须承认“狗就是狼”。所以,现在国内外科学家多将狗作为狼的亚种处理,但更合理的做法是作为狼的人工变种。

狼图腾与狗文化

2004年《狼图腾》一书出版,迅速掀起了一阵“狼性文化”热。作者姜戎曾在内蒙古做过多年的知青,对蒙古狼的习性了解颇深,因此写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狼的故事。这是本世纪初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引发了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关系的理论思考。

匈奴、突厥、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皆以狼为标志。狼作为人们的护身符和民族的守护神而受到尊敬崇拜,这就是“图腾”和“图腾崇拜”。狼图腾崇拜现象几乎为生息在亚洲北部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

锡林郭勒草原

近50年来,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狼种群数量减少,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狼居群区域性灭绝。《狼图腾》反映了国内狼种群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改变和人类过度捕杀。

美国《自然历史》杂志主编杰克·佩奇在其所著《狗的前世今生》中写道:“没有任何动物像狗一样陪着人类走过如此漫长的岁月;没有任何动物像狗一样,遭受人们的迫害和驱逐,依然忠贞……作为一种令人惊叹的灵性动物,狗不仅是宠物,还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最亲密、最可信赖的朋友。”

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犬”的象形文字;周代设有“犬人”之官,依礼制掌“犬牲”;汉墓陶狗出土非常普遍,山东临沂银雀山还出土了“相狗”残简;隋文帝明令“犬马口味不得献上”,至今汉族习俗依然“狗肉上不了筵席”;唐代宫廷设“犬坊”,来驯养猎犬;元明时期在东北等地设有“狗站”,养狗供役用;到明清时期的皇家画卷中,与男子在一起狗多为狩猎,与女子在一起狗多为宠物。如今,狗在寻常百姓家多为宠物。

清·郎世宁《十骏犬之睒星狼图》

现代汉语中,嵌有“狗”“犬”字样的成语多达200多条,若加上相同意味的变体,以及带“狼”“狐”“貉”等犬科动物字眼的成语则达数百条。

人与狗的“交往”始于史前,“狼”从此也在家中生活。狗是人类文明跃升和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族群的演化和扩散,也必将继续见证和伴随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

联系人:刘艳飞

邮箱:jianghebjb@163.com

杂志订阅、广告合作与应聘

联系人:王瑞琨

邮箱:jianghechuanmei@163.com

(微信公众号:jianghe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