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弄了皇太极,皇太极为什么依然礼遇他

祖大寿,字复宇明末清初宁远人(辽宁兴城),家里世代都是当地望族。

公元1631年,7月,皇太极为实现清军入关一统中原的愿望,亲率大军攻大陵河城。大陵河城是锦州的门户,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由祖大寿带兵16000人亲自把守着这座城。

祖大寿

皇太极采用了只围不打的方式。3个月后,城内弹尽粮绝,为了城中16000名将士与百姓免遭涂炭,祖大寿投降了。投降后的他受到了皇太极的格外礼遇,并且不顾他人的劝阻接受了祖大寿智取锦州的建议。皇太极认为他对祖大寿以诚相待,礼遇有加,祖大寿肯定不会负了他。

然而,让皇太极始料不及的是,祖大寿回到锦州后居然不顾自己的儿子和30位的部将的安全,一去便彻底断绝了与清军的联系。然而祖大寿临走时所说的”决不做失信之人“的誓言还在皇太极的耳边。面对这样的誓言皇太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他依然礼遇有加的对待祖大寿的儿子和部将们。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的时间发生戏剧性的一幕。10年后,清军进攻锦州城,守卫锦州城的是祖大寿。锦州的战略重要就好比是,一旦攻下锦州就如一把利刃直抵明朝喉咙。所以这次皇太极在进攻之前经过了周密的战略部属,采用的是:争取明军里的蒙古兵,里应外合,围而不打的方式。

这次的围城犹如十年前的景象再次浮现,很快的锦州如大凌河一样,也陷入了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地步。再加上准备投降清廷的蒙古兵,显然一付内忧外患的景象。

崇德七年农历二月十八日,洪承畴在松山被俘,松山失陷,祖大寿等待的援助希望彻底破灭,又在已经降清的两个兄弟的劝导之下,于公元1642年农历三月八日再次降清。

这一次皇太极并没有责怪祖大寿,对祖大寿依然礼遇有加。祖大寿被皇太极诚心所感这才真正的投降了清军。

那么面对祖大寿第一次的背叛,皇太极为什么会表现的如此宽容又一次接受祖大寿的投降呢?

首先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在军事上的价值,因为祖大寿抗清二十多年,满州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梦想中长大的,可以说祖大寿是满人夺取大明江山的精神信念和目标。

而锦州之后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宁远城的总兵,辽东提督吴三桂统率的关外明军,是清军入关的最大阻力。而祖大寿就是吴三桂的亲舅舅,可想而知祖大寿对清军今后于吴三桂的的战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皇太极二次招降祖大寿的真实目的是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