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避难牛窑沟

在林州市原康镇西北太行山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叫牛窑沟,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里给当过放牛娃。

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屋,香气冲天。元朝的军师算出有真龙天子降世,派人寻找诛杀,于是朱元璋一家四处逃亡,要饭为生。

有一天,一家人逃到一个小山村,天降大雨,只好躲进山崖下一个圈牛的窑洞内避雨,一会儿滚滚山洪倾泻而下,洞口虽在低处却安然无恙,小村子也毫发未损。天晴后,大家觉得是这家人给全村带来了福气,躲过了一场大灾难,纷纷拿出吃的给他们,还有人提议让他们留下来,他们也觉得躲在这大山深处,总比到处要饭要好。于是朱元璋一家就暂时留在了这里。

朱元璋慢慢长大,就给人当放牛娃。和别人不同的是,朱元璋食量很大,每顿饭比别人吃的都多,还是饿得不行。有一天晚上,朱元璋饿得实在睡不着觉,就偷偷将一头小牛犊杀死了,又偷了一口锅,叫来了几个小伙伴,把牛肉煮了煮,半生不熟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会儿工夫就只剩下一张牛皮、一堆骨头和一条牛尾巴。

牛犊被吃了,怎么向东家交待呢?朱元璋想了想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咱们把牛骨和牛皮埋了,把牛尾巴露出来,就说小牛自己钻地了,拉不出来了。” 小伙伴们虽然都觉得这注意很可笑,但又想不出别的好办法,只好听从朱元璋的安排收拾妥当后,朱元璋对着牛尾巴说:“牛尾巴呀牛尾巴,等会有人来拉,你可不要被拉出来,要学学牛叫啊。”

朱元璋跑去对东家说:“昨夜地上开了个口子,有一头小牛犊钻进去,出不来了!”东家哪里肯信,跟着朱元璋跑过去一看,还真有一截小牛尾巴露在地上,连忙跑过去往上使劲拉,谁知一拉,就会传出“哞”的一声牛叫,牛却始终不出来。东家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无可奈何,没让他赔偿牛犊。这件事让小伙伴们目瞪口呆,认为朱元璋简直就是神仙下凡,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村里缺水,唯一的一眼山泉,在远远的山沟里,人们挑水要走很远的山路,放牛娃们则要等到大家跳水罢了,才能去饮牛,常常天黑才能赶回。有一次,朱元璋实在太累了,就生气地说:“这么一股泉水,既然会流动,为什么不自己流到村里,而要人去一担担跳呢?再这样让人受罪,咱就就把他堵上”。大家嘻嘻哈哈的,只当是玩笑话,谁知到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惊喜地发现:水真的流到村里来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跑来看,连忙在村里修了个池,把水蓄起来。从此再也不用天天翻山越岭去挑水了。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放牛娃是真龙天子下凡。如今,村南有一块地,中间有块大石头,相传那就是牛尾巴变的。村边的那个石窑,据说那就是朱元璋一家避雨的牛窑,牛窑沟的村名就是从那时叫起的,那一道清清的小山泉,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地向村里流着。

作者 傅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