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子病歷做得最好的58家醫院曝光,牽扯5000億市場規模

電子病歷又被推向一個資本高潮!

6月2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發佈《關於公佈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高級別醫院結果的通知》,公佈了2011-2017年間五級及以上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的58家醫療機構名單(具體名單見下文)。再一次將電子病歷推向一個資本高潮。

電子病歷系統的範疇有哪些?市場發展前景如何?市場份額有多少?現階段醫改大背景下電子病歷將如何發展?國家對電子病歷系統持什麼態度?全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情況如何……這些問題我們將一一為您解開。

目錄

◆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電子病歷

◆密集的政策是推動電子病歷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電子病歷市場空間達千億元

◆未來,電子病歷還需要做什麼?

◆全國哪些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做的好?(58家)

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電子病歷

電子病歷在國際上有不同的稱謂,如EMR、CPR、EHR等。不同的稱謂所反映的內涵及外延也有所不同。雖然人們對電子病歷應當具備的一些基本特性有相同或相近的認識,但由於電子病歷本身的功能形態還在發展之中,對電子病歷尚沒有形成一致的定義。

▼表1:不同機構對電子病歷的定義

<table><tbody>定義主體電子病歷定義美國醫學研究所(IOM)電子病歷是指以電子化方式管理的有關個人終生健康狀態和醫療保健的信息,它可在醫療中作為主要的信息源取代紙張病歷,滿足所有的診療、法律和管理需求。美國HIMSS協會

EHR是一個安全、實時、在診療現場、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於醫生的信息資源。通過為醫生提供所需的對病人健康記錄隨時隨地的訪問能力,並結合循證醫學決策支持功能,來輔助醫生的決策。

EHR能自動化和優化醫生的工作流程,彌合會導致醫療延誤和醫療脫節的溝通和響應阻隔。EHR也支持非直接用於醫療的數據採集,如計費、質量管理、績效報告、資源計劃、公共衛生疾病監控和報告等。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衛生信息標準技術委員會(C215)EHR是以計算機可處理的方式表示的、有關醫療主體健康的信息倉庫。/<tbody>/<table>

儘管不同的機構對電子病歷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從電子病歷應當包括的信息內容和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備的功能兩個方面進行了描述。

▼圖1:電子病歷的總體需求

▼圖2:電子病歷與各醫療業務的關係

在國內,人們一般僅使用“電子病歷”一詞來表達上述不同概念,在幾個概念之間沒有直接的區分。當人們在醫院內部的背景下討論電子病歷時,指的是醫療機構內部的電子病歷;當在區域醫療信息化範圍內討論時,指的是的電子健康記錄。

密集的政策是推動電子病歷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電子病歷是我國推進分級診療與積累醫療大數據的系統基礎。分級診療涉及到雙向轉診,實現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以及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轉診信息暢通是分級診療順利進行的基礎。同時,完整電子病歷系統有利於實現醫療大數據的記錄與保存,促進醫療大數據價值的發揮。

自2009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多次出臺文件普及電子病歷;2017年2月,國家衛健委(原國家衛計委)衛計委頒佈實施《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範(試行)》,進一步規範電子病歷的書寫和應用規範。

▼表2:截至2017年電子病歷相關政策彙總

<table><tbody>時間政策解讀2009年4月《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2009年6月《基於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指南》推進以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2009年12月《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規範電子病歷臨床文檔數據組合數據元標準、以及基礎模板和數據集標準。2010年9月《電子病歷試點工作方案》計劃用1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在部分醫院和部分區域開展電子病歷試點工作,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病歷系統。2011年1月《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範》規範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管理,明確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有的功能。2011年3月《基於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技術解決方案(1.0版)》配合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推進以電子病歷和醫院管理為重點的醫院信息化建設。2012年6月《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建設以電子病歷和醫院管理為重點的縣級醫院信息系統。2012年8月《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建立全民電子健康檔案。2013年12月《關於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實現電子病例數據庫覆蓋全國人口並整合共享。2014年6月《電子病歷基本數據集》、《基於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技術規範》指導未來區域信息化建設的正式標準與方向。2015年3月《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到2020年,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全國人口並實現信息動態更新。2015年7月《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支持第三方機構構建醫學影像、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電子病歷等醫療信息共享服務平臺。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以及不同級別、不同類型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轉診信息暢通。2016年6月《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擁有規範化的電子健康檔案和功能完備的健康卡。2017年1月《關於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實現醫聯體內診療信息互聯互通。2017年2月《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範》進一步規範電子病歷的書寫和應用規範。/<tbody>/<table>

特別說明:

如需以上所有政策原文件,請在本公眾號對話框輸入“電子病歷”即可獲取。

2009年,奧巴馬政府頒佈《經濟與臨床健康法案》,規定2015年前在診所中使用電子病歷系統的醫生,將會獲得4.4到6.4萬美元的醫療保險獎勵,反之則罰款,這極大得推進了美國電子病歷系統的建設,到2013年,電子病歷模塊的局部應用率已高達94%

通過國外經驗我們可以得出,政策支持與政府的推動是電子病歷行業快速發展的驅動因素,如今我國積極推進電子病歷系統的建設,將給電子病歷帶來發展機會。

電子病歷市場空間達千億元

2015年我國衛生消費總額突破4萬億元,在過去10年保持了20.67%的複合增長率,相對於經合組織國家9%的水平,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6%。考慮到人口和消費的巨大基數,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未來可預期我國醫療服務市場在將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圖3:2012-2016年中國衛生費用總額及同比增速分析

從現狀來看,我國醫院電子病歷的整體發展層次仍然較低,根據2015年CHINC對2622家醫院進行的抽樣調查,已經應用電子病歷的醫院已經達到72.57%,但應用水平5級及以上的只有16家,佔比僅為0.6%。

已經實施電子病歷系統的醫院中,60%的醫院停留在部門內初步數據採集和數據交換的信息化初級階段。可以看到,我國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仍非常低,電子病歷升級所帶來的醫院信息化市場潛力巨大。

▼表3: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標準

<table><tbody>等級標準0級部分臨床自動化系統可能存在,但實驗室、藥房、放射科三大輔助科室系統尚未實現。1級三大臨床輔助科室系統已安裝。2級大的臨床輔助科室向臨床數據倉庫(CDR)送入數據且該臨床數據倉庫為醫生提供提取和瀏覽結果的訪問功能。3級臨床文檔(如:體溫單、流程單)是必需要求。4級計算機化的醫生醫囑錄入系統(CPOE)加入到護理和CDR環境中,同時伴隨第二級的基於循證醫學的臨床決策支持能力。5級閉環式給藥環境已完整地在至少一個病人服務區域實現。6級完整的醫生文書(結構化模板)在至少一個病人服務區域實現。7級醫院具有無紙化的EMR環境。即完整電子病歷系統,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共享。/<tbody>/<table>

根據《2018-2023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平均建設一個5級電子病歷系統,需要1000萬元,假設僅將所有三級醫院都達到電子病歷應用水平5級以上,市場規模就達到200多億元

如果70%的醫院達到電子病歷應用水平5級以上,市場規模就達到2000 億元;再加上90多萬個基層醫療機構,市場規模估計超5000億

▼圖4:2017-2021年中國電子病歷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未來,電子病歷還需要做什麼?

在目前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大環境下,未來中國電子病歷必將進行產業升級。

基礎產品

電子病歷系統:以臨床為核心的醫療服務系統,它記錄著醫療機構治療患者健康狀況以及相關醫護人員圍繞臨床所操作一系列活動。例如:醫生工作站系統、護士工作站系統、檢驗系統、醫囑處理系統等。

主要趨勢

• 系統能力評估:對系統功能應用範圍、深度等能力進行評估,作為未來系統建設的發展指南,從而引導科學、合理持續改進醫療機構的IT核心能力(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HIMSS 評價)。

• 語音電子病歷:在電子病歷系統中融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使用範圍包括手術記錄、醫技科室、臨床書寫等,其中識別速度、識別準確率、醫療專業性帶來的特殊符號的智能識別是三大核心關鍵,非結構化數據急劇增長(語音、視頻)。

• 醫療服務質量:系統功能應用發展趨勢將從臨床應用需求滿足轉變為以病患提升醫療質量和安全結果作為考核指標和新的基準。

智能化產品

將豐富臨床醫學認知能力轉化為智能化的醫療知識庫,為臨床提供諮詢、輔助診療、輔助臨床決策,涵蓋症狀、體徵、檢查、檢驗、診斷、治療、藥物合理使用等方面,從而提高臨床醫療服務質量。例如:CDSS、合理用藥,抗生素管理知識庫。

主要趨勢

• 機器學習能力:通過使用基於數據分析的迭代算法,機器學習有潛力將會完成更快和更準確的診斷,洞察力和預測。

• 自然語言處理 (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把自由文本轉變成標準化和結構化的數據來輔助臨床決策支持。

共享互聯產品

以電子病歷信息交換和共享為基礎,實現機構醫療對患者服務半徑的延伸,和各個醫療機構之間的轉診、轉檢、會診等醫療協同服務。電子化臨床信息的採集優先於臨床信息的交換,但是電子病歷的真正高價值在於數據的交換與共享。

主要趨勢

• 雲計算技術:支持實時病患數據的獲取,增加醫療服務的延續性和可及性,未來醫院信息化邁入輕資產、低成本時代。

• 移動技術:通過移動設備可以實時監控、收集、整合健康數據到電子病歷中,除此之外,移動服務平臺還擴展醫療服務能力半徑。

▼圖5:醫療互聯網產品的五大類

醫療產品體系

個人從生到死的全生命週期中所涉及醫療信息體系,包含體檢、門診、住院、免疫、婦幼等,其中醫院電子病歷是主要的信息來源和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和抽象性,商業化價值也最高。

主要趨勢

• 醫療大數據:各種醫療數據加速聚集,人們對於處理傳統數據的容量、處理時效性、管理方式、分析對象等有更高的要求。大數據的應用和分析將會協助人們面對預防、診斷、治療醫療保健所帶來的挑戰,並對這個行業變革使以重大的影響。

互聯網健康服務平臺

以健康服務為中心,涵蓋醫療衛生、金融保險、公安、家族基因等領域,衍生互聯網健康服務平臺。它可針對醫療行業中不同對象提供服務,不再僅僅侷限於政府和醫院,而擴展到其他利益相關方,其中還包括個人、醫療機構、保險公司以及藥企等。

▼圖6:互聯網健康服務平臺能在哪些方面幫助利益相關者?

全國哪些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做的好?(58家)

<table><tbody>2017年度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高級別醫院第一批通過名單醫院名稱評審結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五級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五級上海市徐彙區大華醫院五級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五級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五級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五級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五級蘇北人民醫院五級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五級界首市人民醫院五級河南省兒童醫院五級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五級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五級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五級
2011-2016年度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高級別醫院通過名單醫院名稱評審結果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七級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七級天津市寧河縣醫院六級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六級平陰縣人民醫院六級上海市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六級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六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六級烏海市人民醫院六級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六級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六級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六級石河子市人民醫院六級長安醫院五級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五級無錫市人民醫院五級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五級江陰市人民醫院五級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五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五級牡丹江市腫瘤醫院五級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五級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醫院五級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五級莒縣人民醫院五級安徽省東至縣人民醫院五級天津市北辰醫院五級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五級北京醫院五級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五級黃石市中心醫院五級河南省人民醫院五級曹縣人民醫院五級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五級上海市東方醫院五級上海市普陀區利群醫院五級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五級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五級建湖縣人民醫院五級深圳市兒童醫院五級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五級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五級/<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