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张居正——解读熊召政《张居正》

张居正,梁启超认为他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说世间已无张居正。

写《万历十五年》的黄仁宇先生曾经说过,“再没有比张居正更激动人心的话题”。关于张居正的研究一直未断,近代以来,很多作家都写了张居正传记和相关书籍,比如朱东润写的《张居正大传》,还有黄仁宇先生写的《万历十五年》中有一个章节《世上已无张居正》专门提到那段历史,还有梁启超先生,把张居正列到中国六大政治家,这六位他们分别是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管仲和李德裕,还有不少这样的书籍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就是为什么要推荐这本图书的原因。

01

今天为大家解读熊召政写的《张居正》这本书,对这本书的解读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推荐这本图书?

第二部分:这本书四卷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三部分:读完这本书,给我们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哪些人物形象?

下面我们来与大家解读第一部分内容:为什么要推荐这本图书。

喜欢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凭借一人之力,不靠家世背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又有几人能做到“先国家,次政党,再个人”,延缓国家寿命而自己不得善终呢?

只有张居正,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隐忍,最终成为万历首辅、神宗皇帝老师,更成为明朝中兴的奠基人。

欲了解张居正其人,推荐阅读熊召政写的《张居正》这本书,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张居正这本图书虽是小说,但是比《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学术文章,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这是金庸先生的评价。

金庸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高度赞扬这本书,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我读张居正”,文中说自己迫不及待要读这本图书,还说,“这部历史小说中对明万历年间的官制、社会生活等考证得很详细”,“他读时自愧不如,又很佩服”。

第二个原因是,这本书能带我们全方位了解万历年间的社会生活的全景画面,读完后对那个时代有清醒的认识与反思;当然,更是塑造了张居正这位政治家的真实形象,他在国家危难时,用的血肉之躯、用自己一身忘死的决心,还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游离在官吏、皇室的斗争中为大明王朝的寿命延缓争取那么一点时间。

第三个原因是,作者在历史的框架下用小说的方式陈述,文笔流畅、历史典故拈手即来、情节跌宕起伏、读起来并不吃力,这与作者熊召政十年磨一剑的功底是分不开的。

从1993年开始,历经10年完成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一经问世,便获得海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该书获得湖北省政府图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还获得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2005年全票通过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誉为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里程碑。

02

说了读这本书的三个原因,我们再带大家稍微了解下作者的一些情况。

熊召政,曾是《长江文艺》副主编,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湖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著小说,散文,诗歌,历史随笔,演讲集等著作数十种,其本人是张居正的老乡,为了写这本图书,熊召政还投入了100多万用于调研、汇集资料。

好了,介绍完这本图书的业界地位、基本情况、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书中内容。

03

第二部分:这本书四卷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本书是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共有四卷,他们分别是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有人把这四卷编成一句诗,那就是“木兰歌罢水龙吟,金缕曲终火凤凰”,其中有金木水火,对应五行缺少“土”,作者似乎也有必有一番深意。

这本书从以高拱致仕还乡、张居正升为首辅始,以其死后被清算终,恢弘巨作近150万字。

首先介绍的是第一卷《木兰歌》的内容,这一卷主要讲述的是张居正如何上位的事。

这一卷开篇就说隆庆皇帝朱载垕贪念女色以及娈童、迷恋别人给他进贡的波斯美女,最终得了花柳病,这在古代可是个不治之症,隆庆皇帝病急乱投医,对江湖道士的话言听计从,开始吃春药,不出数月驾崩,临死前遗命三位顾命大臣辅政,他们分别是大太监冯保、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

首辅高拱的靠山是隆庆皇帝,这些年隆庆皇帝不管政务,大小事务均高拱带领内阁决断,主要决策人就是高拱,皇帝驾崩,靠山没有了,首辅的位置还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个未知数,而这些年高拱的门生贪赃枉法,比如门生李延贪墨、边境打仗一事无成、行贿等事都可能在清算时暴露出来,高拱担心被门生连累,于是找到了邵大侠,一个江湖人士,把李延灭口自保。

次辅张居正,隐忍多年,47岁前的付出,一直期待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内阁首辅,作为下一任皇帝、现太子的老师,张居正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对高拱的一些做法明显不满,想尽办法与高拱斗法,于是形成了高拱集团和张居正集团的政治斗争。

而大太监冯保,是一个有理想想上位的太监,是李贵妃派系的重要人物,这些年受尽了高拱的气,高拱成为他登上更高平台的拦路虎,因此,张居正和冯保正式结盟。

结盟后的张居正和冯保里应外合,在李贵妃,也就是以后皇太后的帮助下,在万历登基这一年(1572年),张居正想方设法扳倒了首辅高拱,接而任之。

可以看出,第一卷就是与高拱斗法上台的过程,是张居正和冯保运用权术成功击败了高拱,终于登上了首辅之位,终于有实现抱负的平台了。

04

我们再看下第二卷《水龙吟》,写的是张居正担任首辅初期,推行新政,朝内高拱余党尚存的这一阶段,围绕两件事展开:胡椒苏木折俸、京察。

在首辅这个新的平台上,张居正开始了自己的新政,只是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将大明王朝从破产边缘拉回中兴,从他开始立志改革的第一天,注定了万历年间是大明王朝最发达的时期。

万事开头难,对于张居正来说,这个首辅不好干,所有的事都是难上加难,这一卷的第一章就提到,张居正上台后遇见的都是不顺心的事,比如国库空虚、又财源枯竭,又比如大臣不干活、吏治腐败。

也有顺心的事,张居正迎难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给小皇帝的生母李贵妃和嫡母陈皇后都封上了皇太后的尊号,这一举动既是得到了小皇帝和李贵妃的欢心,还达到了稳定皇室关系的目的;第二件事就是把不称职的都撤掉、换成自己可以信任的人,以便有人好办事。

这一卷第一个重要的事件是胡椒苏木折俸,为了处置财源枯竭这个难题,解决发俸银的问题,张居正与新任户部尚书王国光商议对策,他们商量的结果是实物折俸,于是引发了万历年间的“胡椒苏木风波”。

原来,国库中没有银子,但是有收缴来的实物,大约700多个品种,这些实物用不完,还发霉变质了,张居正和户部尚书商量,决定选出几样库存实物折价作为官员们的俸银,这样既解决了库存压力,又解决了俸银问题。他们决定,把胡椒和苏木折算为官员的俸禄。

本卷也有交代,高拱下台最主要原因是李太后怕皇权被威胁,李太后希望张居正也能听话,不能威胁到皇权。这时高拱余党趁机反扑,与高拱走的较近的大臣王希烈等人发动皇亲国戚反对胡椒苏木折俸,仓库管理人被乾清宫太监邱得用的外甥章大郎打死,李太后产生了张居正就是另外一个高拱的想法,感觉到皇权再一次被威胁到了,于是,李太后绕过内阁直接下旨,取消皇亲国戚的胡椒苏木折俸,也就是李太后对张居正产生了怀疑。但是张居正与高拱不同,他对李太后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直接遵照意见去执行,也使得张居正重新取得了李太后的信任。

本卷又交代,张居正这时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只要不威胁皇权,自己做什么都可以,重新得到信任的张居正,也得到曾经的盟友冯保为首的内廷的支持,文官集团则启用老臣坐镇,从而平息此次风波。

这一卷说的另外一个事件是京察。

张居正认为朝廷官员的弊端必须要整顿,先从京城开始,建议实行京察,得到李太后的支持。

京察使得朝中官员都心中犯嘀咕,认为来者不善。按规定每几年就要实行一次,这次又是皇上批准,百官们没有了反对的理由,张居正实行京察,名义是整饬吏治,但多少都有排除异己的意思,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有高拱一系阳奉阴违,推行新政难度会很大。

05

第二卷《水龙吟》讲的张居正初任首辅的局势之衰败,解决了大明王朝的财政赤字、开始京察整顿吏治,正式开启了万历行政;那么第三卷《金缕曲》说的是改革之艰难,这一卷作者重点说改革经济,围绕织造、征税、棉衣、清田、夺情等事件铺排开来。相比前两卷,这一卷更精彩些。因为这一卷的冲突较多,内容更加精彩。

最精彩的是夺情事件。

此时的万历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学习老师张居正,像当初师父一样,隐忍不发,张居正父亲去世需要丁忧,为了他的万历新政,谋划了各种“局”让李太后和万历夺情。但是夺情这事得罪了很多人,比如一些言官,言官不管皇帝是否同意,纷纷上折要求张居正回家丁忧,在张居正看来这些言官们眼里只有祖宗礼法,万历行政与他们没有关系,国家刚起步的经济与他们也没有关系,张居正认为很少有人理解自己。

夺情风波的结果,上奏进言的艾穆、沈思孝、吴中行、赵用贤、邹元标五人被逐出京师,“流放边疆荒蛮之地”,京城局势得到控制,张居正请求皇帝大婚后准假3个月回家葬父。

在这卷中,万历皇帝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小气、心狠手辣、心理阴暗,又比如开始记恨张居正,记恨张居正把自己的权力给拿走了,作者想表达的是这可能是李太后和张居正多年高压下的心态。

06

第三卷介绍完毕,我们看看第四卷《火凤凰》说了哪些内容。

这一卷中说的就是万历十年和十年后的事情,在这一卷中,张居正操办完万历皇帝的婚礼后请假回家葬父,这次在归家途中,路过河南新郑县,看望了退休的高拱,两人掩面而泣,似乎摒弃前嫌。

葬父的那一天,湖广和南方各省府的官员来了一千多人,全部为张居正父亲披麻戴孝,张居正痛哭流涕时,张居正曾经的好友何心隐带领一批学生赶来,这一次的何心隐对张居正满腹牢骚、讥讽,张居正认为这个人行为偏执、不堪大用,曾经的同盟者何心隐坚决反对张居正的改革,给张居正添了不少麻烦,为此,张居正授意以乱政的罪名逮捕了何心隐,将他杀死,死讯传出,何心隐数千学生围攻学政衙门,差点激起了民愤。张居正对此毫不妥协,说服皇上,一夜间封掉了全国70多座书院。

有人说张居正心狠手辣,那是对挡了他改革之宏图大业的路的人,何心隐就是阻止他改革大业的人。

万历十年,做了十年首辅的张居正积劳成疾死于任上。书中有一段描述令人扼腕不已。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重不治,离开了人世。张府紧掩的门缝中终于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叫。那一刻,从紫禁城到王朝的每个府县衙门,整个大明帝国好像剧震了一下,所有人都觉得脚下猛地踩了个空。于是他们都屏住了呼吸,亿万道目光同时投向了那一片缟素的帝都上空。

他的一生可以用生前显耀,死后悲凉这句话去概况。

万历皇帝自此亲政,一边难过、恐慌、一边出奇的冷静,对曾经帮助自己的冯保、张居正开始清算。

万历皇帝首先把冯保逐出京城,发配到南京孝陵种菜,然后抄家,一个月内连发十几个谕旨,谕旨的内容是:凡是张居正生前信任的人一律革职查办、凡是张居正生前处分的人一律召回官复原职,还把赐给张居正的所有荣誉剥夺、赐予的瓷器等物品一律追缴,张居正家人被绝食六天饿死十七人,其中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而他几乎被鞭尸。

张居正一死,就进入了三十年的“万历怠政”,万历三十几年不理朝政,明朝也因此由盛而衰,然后到了崇祯遭灭国,五行缺土,终究是灭亡之兆。

这卷书的最后说的是张居正去世周年祭日,张居正生前钟爱的知己玉娘和他一直栽培的金学曾两个人来到坟前。书中写到,张居正的坟茔十分荒凉,两个人回想张居正生前的所作所为,百感交集,而玉娘有感张居正生前恩情,喝下早已准备的毒酒在坟前自杀殉情。

到此,全书结束。

07

那么,这本书塑造了哪些鲜活的人物?

比如,这里唯一的虚拟人物“玉娘”,作者熊召政把玉娘塑造为集传统文化美德为一身的女子,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熊召政说:我在历史研究中知道张居正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我们说人间的精英,人间的英雄,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张居正对待女色,是有自己的独特追求和看法的。玉娘无私的爱上了张居正,她的结局是在张居正去世后,到了他的坟前殉情。如果张居正的一生就是悲剧,唯有玉娘这个角色、张居正平生能得到这样一位知己也足也。

比如,张居正是一个隐忍的人,一个实干的人,一个把国家利益第一、政党第二、个人利益第三的人,当年明月的评价可以佐证,“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高拱、冯保等角色在书中也有立体化表现,他们在纷杂的斗争中,人性的挣扎、贪婪和离去的凄凉,均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

而万历皇帝从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到刚愎自用、心理变态的描述也是引人入胜。

到这里,《张居正》这本书讲完了,回顾下,这本书用章回体的形式,四卷说了四件事,一是张居正与高拱斗法,高拱集团和张居正集团智斗中,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姿态成为首辅,二是进行清洗旧党,解决财政困局,三是力排众议做改革,四是万历成长起来,待张居正去世后,人走茶凉,新政被彻底推翻,张居正提拔出来的人被清算。

读了这本书,穿越数百年历史长空,看那一场场纷争,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出场和退场,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感触。

作者:蓝胖,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