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古代书法家们的正式职业

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书法大家,正是他们那一幅幅闪耀着光芒的墨宝,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感受着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有趣的是,很多书法巨匠,其本人并非是专职书法家,而是另有其他职务。甚至书法只是其业余爱好,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书法能够彪炳千秋,流传万代。

王羲之

首先,聊一聊古今书法第一人王羲之。关于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兰亭序》,直至今天依旧流传着许多美谈。王羲之的书法造诣毋庸置疑。那么王羲之的真正职业是什么呢?查阅王羲之的资料,老王先后担任过江州刺史(相当于今天负责纪检、监察职务)、会稽内史(相当于会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右将军(则是带兵的高级军官)。老王担任的这些职务都是实权部门,公务自然不会轻松,据记载老王还是个爱民如子的官员,担任右军期间经常帮扶老百姓。一个担任过纪检书记、市委书记和军区司令员的高级干部还能练就天下第一的书法,那书法造诣自然非同小可。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局部(神龙本)

王羲之后,让我们来到盛世大唐。在这个绚丽多姿的时代,中华民族的文明、科技、军事、经济登峰造极,大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都。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发展到空前的高度。出现了像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怀素、张旭、褚遂良、虞世南等一大批杰出书法家。

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在当时担任弘文馆学士,类似于今天高校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的职务,因此能够练就绝世书法不足为奇。

另一位书法家褚遂良则是位高权重的政治家。这位生活在唐初经历颇为坎坷的书法大家,先后担任黄门侍郎(相当于唐皇李世民的助理)、中书令(相当于国务委员的级别)、尚书仆射(相当于今天总理级别的高级干部),是李世民特别器重的大臣。李世民弥留之际,还将他和长孙无忌列为托孤重臣。褚遂良在位期间,追随李世民干了许多大事。

颜真卿

颜真卿代表作《多宝塔碑》

再聊聊古往今来楷书第一人的颜真卿。同褚遂良一样,颜真卿也是辗转于庙堂之上。他先后任监察御史(负责纪检、监察的长官)、太守(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赶上安史之乱的时候还曾经率大军参与平叛,最巅峰的时候统领二十万义军、后被唐肃宗任命为工部尚书(相当于今天掌管农业、水利、交通、住建、国土等多个部门的最高长官),但是颜真卿为人刚直不阿,常常得罪那些高官。后来,被贬到地方当刺史,随后又被提拔为吏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长),在历经波劫之后,颜真卿被叛军杀害。唐德宗赐给他的谥号“文忠”(“文忠”仅次于大臣最高级别的谥号“文正”)也说明了颜真卿在为官期间公正严明、贡献卓著。

聊完了唐代这几位书法大家,让我们再来到宋代。

近代文化大家陈寅恪认为,中华民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那是迈过五代十国的动乱后,宋朝同样开启了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的新篇章。文学、艺术、科技、文明再次登临一个新高度。书法艺术同样得到长足的发展。最为杰出的书法家当属“苏黄米蔡”四大家,分别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轼

苏轼书法作品

由于赵宋王朝重文轻武,文人在朝廷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重要话语权。苏、黄、米、蔡四人均是朝廷官员,而且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政治生涯非常坎坷,拿知名度最高的苏东坡来说,先是因反对变革与宰相王安石不和,被贬到杭州,后陆续任职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后无意间触怒了神宗皇帝,导致“乌台诗案”爆发,被贬至黄州(湖北黄冈),再又陆续任职汝州、常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即远在今天海南岛的儋州),最后逝世于常州,其足迹几乎遍布大江南北。苏东坡政治生涯飘忽不定,主要因为触怒皇帝或是牵扯到高层政治斗争,因此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处于心灰意冷的状态,但是苏东坡的文学作品、苏东坡的书法却并未流露出这些颓唐。我们仿佛看到,心情低落至极的苏轼,手执饱蘸香墨的毛笔在宣纸直抒胸臆,那一句句豪迈的诗词、那龙飞凤舞的书法顿时令他心胸为之开阔,一扫阴霾。这正是他们能够被誉为“大家”的气魄与修为。

苏东坡死后,同样被皇帝追谥为“文忠”。

元代是蒙古族人统治时期,但是依旧诞生了像赵孟頫这样的书法大家,其楷书整齐严整,与唐代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并成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因为破受忽必烈器重,政治生涯颇为顺利,官至荣禄大夫。

赵孟頫

赵孟頫书法

如果说唐宋,中华文化展现的是一种大气象、大格局,那么到了明代中国的书法就有点小家碧玉的意味。最为有影响力的几位书法家董其昌、文征明、徐渭、唐寅无不出生并且生活在繁花似锦的江南地区。除了董其昌曾经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外,其余诸位几乎都远离庙堂,而且除了书法外,无不精通绘画、音乐、文学。如果说魏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大家因其居庙堂之高,经常参与经国济世之事业而在作品中展现出大开大合的格局,那么明代的书法家则更多地将艺术造诣融汇于书法之中而显现出一种婉转。

董其昌

董其昌书法

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书法大家,从而也为我们创造了不同的书法艺术。

本人对书法了解并不多,因此这篇文章也仅仅代表本人的一点点思考外加揣测,不甚深刻,更谈不上精确。不过在为作此文而查阅相关资料过程中,通过了解每一位书法家背后的故事,蓦然发现书法家这个行业基本上都是与政治相关联的。不少书法家生前曾位极人臣、做过许多轰动四方、彪炳千秋的业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在当初曾经名扬四海的伟业早已无人知晓,相反,能够让其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恰恰是一幅幅浸满墨香、柔弱不堪的书画纸张。

在许多人印象中,封王为相、开疆拓土才是不世之功,写字画画是文弱的表现。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少“不世之功”早已灰飞烟灭,转落为尘土,倒是被人看弱、看轻的文字、书画却保留了鲜活旺盛的生命力,在千载后的今天依旧向世人述说着历史与文明。

这也足以说明,文化才是拥有最长久、最坚韧的生命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