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个宜居城市吗?

漂在非洲


严格来说,十年前的成都非常宜居,是中国真正少有的环境好,适合居住的省会城市,主要体现在:

1,成都空气好,那个适合没有雾霾,尤其是春天雨后的空气简直不要太好。

2,气候舒适,虽然冬冷夏日,但是极端气候很少,夏天最热也就30°左右,冬天最冷不会跌破0°

3,物价低,两三个人花几十块在街边可以品尝美味的家常川菜。

4,房价低,7K以下的房价,在当时省会城市中相比非常有性价比。

5,人口密度合适,不像现在这么拥挤。晚上十点在繁华地带都是人潮汹涌。

6,交通拥堵,虽然十年前成都交通路网没今天这么发达,也没有地铁,但堵车最多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期,绝不会像今时今日这样。

总之十年前,我刚在成都读大学,那个时候的成都真的好让人怀念,尤其是冬日暖暖的阳光晒着,在公园里喝坝坝茶那种舒适温馨的场景随处可见。

然后到了现在,成都真的已经算不上宜居了:

1,空气不好,尤其是冬天,雾霾严重的城市,成都常年榜上有名。

2,气候舒适度下降,这个与城市无关,很多地方最近这些年都出现夏天更热冬天更冷的极端气候。

3,物价高,现在成都的物价真算不上便宜,尤其是在外面吃饭,两个一顿像样的下馆子至少100起。各种便利店超市买东西也比十年前要贵不少,然而工资上涨的幅度远远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目前成都大部分人收入在4K-7K之间,这种收入面对日益增高的物价确实有些吃力,谈何幸福呢?

4,房价高,这个不用说了,五年前都还是7.8k的房价,转眼间到了2w,关键是每出台或升级限购政策,成都的房价都会进一步上涨,这次升级限购到以家庭为单位购房不知会不会起到作用。成都的高房价限制了很多人才在成都安家落户。

5,交通拥堵,路网越发达了,地铁也成网络了,但成都的交通却越来越拥堵,私家车保有量全国排第二让成都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时段都拥堵无比。

6,人口密度过大,十年时间,成都保守估计增长了300多万的人口,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成都,让成都的生活节奏快了不少,街上随处都是人潮涌动。


答主还是更喜欢十年前的成都,当时的成都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都,现在的成都真的配不上“宜居”二字了。

而且房价过高已经让很多成都普通刚需者压力大,可以预见,如果成都不在宜居性下降等方面做出对应措施,当成都房价突破3w之日,就是年轻人才选择成都逃离之时。


娇羞帝老师


对于城市本身而言,我相信所有城市都希望能够成为超级城市,这样才有荣耀的光环,有极强的存在感。但是对于当地百姓而言,我相信他们一定更喜欢以前的成都,慢节奏的安逸成都。

近些年来随着成都城市地位的快速提升,从前那个成都正在发生着微妙的改变。成都虽然商业指数是新一线满分城市,但这并非一座高薪城市,至少收入增速赶不上城市地位的增速,而且房价的一路走高让很多原本生活轻松的市民变得有些捉襟见肘。

宜居,是一种相对的问题,单说城市之间的对比,成都依然宜居,不然也不会吸引这么多外来人口和投资商。可是成都人具备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如果因为压力和负担的变化而被迫改变一些习惯,甚至于丢掉了很多业余生活,那至少对当地人来说,宜居指数是在减分的。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全国能比成都更好的城市又有多少?东部的不会来,中西部大城市就这么几个,成都是这其中首屈一指的网红城市,对这个区域范围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成都都是令人向往的安居之地。


子夜的风


成都还有一个宜居城市吗?

成都是不是一个宜居城市,每一个人看法都不同,无论怎么看,宜居城市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一环境。

环境是宜居的第一要求,成都环境怎么样,只有居住在成都的人,才有方言权,雾霭,这也是成都常常谈起的话题,成都人说,雾霭快把成都这个城市毁了,在没有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环境了,关于环境问题,其实成都和其他城市差不多,没必要大惊小怪,环境的改善,就看政府是否能下定决心整改,还成都一个明天。



二经济

经济发展实力,是,是否宜居的最低要求,成都经济发展无疑走在前面,新一线排名第一,证明成都经济发展实力强,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高了,才可能安居乐业,成都在这方面肯定达到了。

三交通。

宜居,还要看交通是否能满足个人出行,交通是成都的优势,成都满足了宜居对交通的一切要求。



四文化教育

成都在文化教育资源方面,可以说是非常丰富,56所高校,30所国家级科研机构,还有几十个科研平台,成都对外吸引力强,在最近的人才大战,成都也许是最后的赢家,成都成为真正的宜居城市。

五房价。

也许有人说,房价和宜居没有关系的,其实还真有关系,高房价直接增加了,刚需买主的生活压力,如果成都人都生活在这种压力下,宜居是不是离你很遥远。

成都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宜居城市,但不是很完美,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当然成都也基本具备了,成为国际大都市基本条件,成都的未来非常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