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玦、西瑪,你偏愛哪一個?

玉有缺則為玦,玦是我國最古老的玉製裝飾品,為環形形狀,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小玉玦常成雙成對地出土於死者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較大體積的塊則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器。新石器時代玉玦製作樸素,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形體,除紅山文化豬龍形塊外,均光素無紋。紅山文化豬龍塊 (又稱獸形塊)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塊上有細穿孔,當是佩玉。考古發掘已經證實,該文化的大型塊多出土於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

▲良渚玉玦

▲玉玦

▲瑪瑙玉玦

西周瑪瑙,簡稱西瑪,是西周時期的瑪瑙,屬於皇親貴族才可佩戴的掛飾,呈現鮮紅色,最大的特點就是平頭平口,這和當時的工藝技巧並不發達有關係,孔道較大而水亮。

西周相對於東周而言,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西周說的是一個歷史時期,當然對於西瑪的界定不一定非得是西周的,靠前靠後一點都符合,因為在那一時期的瑪瑙都有毫無爭議的鮮明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