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三|观照十二处:各种滋味从哪里来?(10)

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小的突起的舌乳头,每一个舌乳头的上面,有长着像花蕾一样的味蕾。正常成年人约有一万多个味蕾,正是这些味蕾,使人们吃东西能够品尝出酸、甜、苦、辣等味道。人们吃东西时,通过咀嚼及舌、唾液的搅拌,使味蕾受到不同味物质的刺激,它将这些信息由味神经传送到大脑味觉中枢,便产生味觉。关于味道从哪里来,经中又是如何开示的呢?

继续边读边聊《楞严经》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阿难,你经常在早晨、中午和大众一起持钵乞食。其间或许能遇到有人供养酥、酪、醍醐这些上味美食。你怎么看呢?这些上妙味是凭空而生的,还是舌中生出的,还是食物中生出来的呢?”

酥酪醍醐:从牛乳中提炼出来的乳制品。《大般涅盘经·圣行品》中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阿难,若是这个味道是从你舌头中生出来的。在你口中,只有一个舌头,前面舌头食酥时已尝过酥味,再尝黑石蜜(块状的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的时候,应当味道不会变移成黑石蜜的味道。若是味道不变移成黑石蜜的话,就不能说舌头知道味道。如果味道变成黑石蜜的话,舌头又不是有很多个,一个舌头怎么能知道这么多的味道呢?”

根据现代科学的描述,舌头能尝到多种味道是因为味蕾。但舌头中的味蕾顶多算是一个味道的接收器。如果识别味道的大脑味觉中枢是一种“相”的话,假设它是甜味,就不可能兼容咸味、苦味、辣味等。所以,要能辨别出各种滋味,一定要有超越“相”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就是前面所说的“知味性”。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阿难,若是味道是从食物中生出来,食物没有觉识,怎么能自己知道味道?就算食物能自己知道味道,就等同于他人食用,与你的舌头能知道味道,有什么相关呢?”

人们通常认为味道来源于食物。比如说,吃糖就是甜的,吃盐就是咸的,吃辣椒就是辣的。而现代生理学上的“味蕾说”,似乎也证明了味道来源于食物。不同食物对味蕾形成不同刺激,从而传导不同信号到大脑味觉神经中枢,就能觉知到味道。

说真的,如果不看到佛陀这一段,我还真的从来没有想到过味道是与食物无关的。但现在看到这一段,我突然发觉原来食物的味道本身就是过去的业习种子。比如说,当我们说“这个杨梅太酸,没有上次买的好吃”时,实际上就是与过去的味觉记忆作比较。我们认为甘蔗是甜的,这是因为过去的记忆本就如此。如果没有过去的这些业习种子,食物的滋味又当如何呢?是不是“空”呢?因此,舌入显发的知味性,实际上是在过去味觉种子基础上的知味。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如果味道是凭空而生。当你啖食虚空的时候,虚空当作何味呢?假如虚空是咸味的话,既然能咸你的舌头,当然也能咸你的面,那么此人就如同海鱼一样。如果一直受咸,当然就不会知道什么是淡。若是不识得淡味,又怎么能分别出咸味呢?最后必然是咸淡两种味道都不知道。如果这样,又怎么能叫做知味呢?”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当知,知味舌根与所尝之味,都无一定的处所。能尝之根和所尝之味,二者都是虚妄不实的。它们本非因缘,也非自然性。”

知味舌根与所尝之味,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够彼此“相”见。无舌根如何尝味?无味尘,舌根尝谁?它们所居之“相”,并非实在的处所,故而说是虚妄的幻相。既然是虚妄的幻相,此二者之间,就谈不上谁是谁的因缘,也谈不上它们各自有独立存在的自然体性。

知味舌根与所尝之味如果彼此相离,则味尘无所谓任何形相,是超越于任何形相的真空。这就是味尘的本来面目,或者叫真如自性。

为方便阅读,正整理成电子书。本文首发于百度阅读《边读边聊楞严经(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