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临刑大喊:我有免死牌!宋高宗:你好像看漏了上面的8个字吧

免死金牌,又被称为丹书铁券。皇帝为了笼络臣子,往往会赐予他们免死金牌,给予他们免罪的权利。史书记载,免死金牌由汉高祖刘邦首创,并由历代所沿袭,直到清朝时,免死金牌才告废止。然而,免死金牌并不都有效,功臣们犯罪后,帝王们往往会食言,而这个金牌也不过是废铁而已。

宋高宗赵构,是个玩弄权谋的高手。作为九皇子,他只身南下,在武将们的帮助下建立了南宋王朝。然而自宋太祖以来,朝廷便鄙视、提防武将。看着武将们逐渐坐大,坐在龙椅上的赵构感到十分不踏实。赵构虽然很想处理掉武将,怎奈女真人步步紧逼,在这关键时刻可不能自毁长城。因此,赵构仍旧与武将们虚与委蛇,保持表面上的“亲密关系”。为了笼络他们,赵构专门给部分武将颁发了免死金牌。

公元1129年,金人再次南下,势必消灭南宋小朝廷。胆小如鼠的赵构怕极了女真人,他一路从扬州窜到杭州,想将此地作为自己的“行在”。在“迁都”的路上,宋高宗一行作威作福,抢占民舍、搜刮民财,搞得民不聊生。而宦官王渊和康履在赵构的支持下作威作福。其中王渊在赵构渡江后,主动要求断后。他之所以主动请缨并非想要保护百姓,而是舍不得自己的财产。为此,他竟用战船运送自己的财物,导致众多军民滞留江边,任由金人屠杀。

赵构和宦官的暴行激发了广大官兵的不满,随军的将官苗傅愤恨不平的说:“皇上颠沛流离至此,那些人居然还敢如此。”出于义愤,苗傅和威州刺史刘正彦决定发动一场兵变,铲除王渊和康履两个狗宦官。当时,韩世忠、张浚、刘光世等将官正好驻扎在外,也为兵变提供了方便。

这年3月29日,苗、刘将士兵埋伏在王渊下班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王渊退朝,伏兵便一跃而出,将此人拉下马。刘正彦不顾王渊的苦苦哀求,一刀手刃了这个混蛋。随后,刘正彦又率兵包围了康履的府邸,将其中的宦官屠杀一空,不过却让康履跑了。事已至此,已经成为“反贼”的苗傅和刘正彦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赵构拉下马。于是他们率兵围困皇宫,而守宫门的中军统制吴湛早与苗、刘串通,于是打开城门,让“叛军”进入。

赵构眼见大军围城,吓得魂不附体,于是出面安抚,他保证一定会将犯罪的宦官流放。然而苗、刘二人又如何会买账,一定要赵构交出康履。没办法,赵构只好将康履从竹篮中吊下城楼。士兵们捕获康履后,直接将其腰斩。

然而苗、刘二人并不买账,要求诛杀康履,没办法的赵构只好将康履用竹篮垂吊下城,康履马上遭到叛军腰斩。此外,赵构还下诏为苗傅、刘正彦升官,宣布其他军士一律无罪。赵构希望政变就此平息。然而,事情的发展又怎能如赵构的意?

苗傅和刘正彦不傻,他们知道赵构一定会秋后算账。经过商量,两人决定废掉赵构,改立三岁的赵旉为皇帝。在利刃的威逼下,赵构只好撰写禅位诏书,准备退位。然而当兵变的消息传到前线,韩世忠等将领却不买账了,他们点齐兵将,决定兴师勤王。苗、刘二人深知自己不是韩世忠的对手,十分惊恐,于是他们赶紧让赵构回宫复位,恢复建炎的年号。

苗傅和刘正彦只知犯下了灭族之罪,于是他们在辅助赵构复位时,专门向其讨要了两块免死金牌。正当两人满意为自己免于一死时,厄运却向他们扑面而来。韩世忠率领勤王军到达杭州后,立即展开攻城,并生擒了苗傅和刘正彦。在屠刀下,苗、刘拿出免死金牌,大呼:“皇上已经答应免我二人一死!”谁知赵构冷冷地说:“你们仔细看免死牌,上面写了啥?”

原来,赵构在赐免死牌之前,专门留了个心眼。他知道苗、刘二人均是武夫,不太识字,于是在免死下面多写了八个字:“除大逆外,余皆不论”。既然苗、刘二人犯下了谋逆之罪,免死金牌自然也救不了他们。在赵构的冷笑中,苗、刘很快被砍掉了脑袋,论权谋,他们哪是赵构的对手?

经过“苗刘兵变”,原本就对武将不信任的赵构,开始变得更加疑神疑鬼。从此以后,他和秦桧狼狈为奸,决意放弃抵抗、投降女真,迫害、残杀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人士。对于赵构来说,沦陷于敌手父母兄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皇位。在这种无耻心态的驱使下,他最终伙同秦桧杀害了岳飞,从而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