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场 赋 文

巍巍教场,江淮名扬。境内道路,四方通畅;北面独山矗立,南方濠水泱泱,西顾新城崛起,东盼明都城墙;中有“九女井坟”,更兼“回马奇塘”。三月二十庙会,客贾来自八方:古唱三天大戏,今为交易市场。

壮哉教场。千年沧桑,南北驿站,横穿村庄,教场之名久矣;六百年前这里排兵布阵,喊声四起林立刀枪。文韬武略,练兵精良;将军扬眉,护佑明皇;威震四海,统辖三江。教场曾是中都骄傲,教场亦为华夏辉煌,此域虽微,然兵歌嘹亮。故此而声振,呼之为“教场”。

惜哉教场。天降祸殃,屡遭战火,遍地悲凉,兵临城下,教场殃殃,日后复兴,乾降祥光,贾商云集,楼瓦明亮。

痛哉教场。祸起东洋,日寇进犯,百姓遭殃,匪顽横行,遍地火光,尸横旷野,鬼魅逞强。

快哉教场。全国解放,“三山”俱倒,百姓欢唱,教场再兴,设此为乡,改革潮起,百业兴旺。

今日教场,美丽春光。良田千计,绿色苍苍,大棚蔬菜,青、紫、绿、黄,累累硕果,苦、辣、甜、香;苗木花卉锦簇,分布道路两旁,笑迎八方来客,微微散发清香。眼底尽收奇景,美丽诱人神往。全村二千余众,个个喜气洋洋,家家生活富裕,户户安居洋房。再看教场村委会,十八间漂亮楼房,前后宽敞院落,面对初升太阳;尤其文化大院,

藏书满目琳琅;计划生育宣传,贴满粉白砖墙;村里全体干部,进取奋发向上,终日服务基层,昼夜辛勤奔忙,调解千家矛盾,立足改革开放;村中男女老少,歌声宛转悠扬;舞动“洪武奇棍”,跃步整齐铿锵;打出明代古韵,跳出今日辉煌。

美哉教场!壮哉教场!青史垂名,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