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生不进恒大,死不进万科,生死不进碧桂园”这样的言论?

大锰子哥


谁都知道,尽可能地高周转是房地产行业致胜的关键。周转高就意味着资金回笼快,意味着现金流保证,企业的利润也相对会提高。

其实说白了,房企要牛,玩法、套路并不复杂,但难的是效率和执行。

如今,我国房地产进入寡头时代,地产大鳄们身后的盘子越做越大。可以看到的是,2017年,我国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缓,但销售规模再创新高。且百强房企销售额,占到我国房地产47.7%,较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创下最高纪录。

这样快速发展的背后,就是寡头公司们员工的汗水。

对房企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也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今天行情好,不代表明天行情还好。房地产周期起伏,经历过的人知道痛。左手暴富和右手破产,往往就是一念之间。

对他们而言,时间是最重要的撬动利润的杠杆。规定时间完成不了任务,可能后面几十个亿、几百亿就损失了,背后还背着几百亿、上千亿的债务等着还,稍有不慎杠杆断裂公司破产。

变现的速度和质量,是房企在未来竞争中胜出的重要筹码。所以对他们而言,高周转很可能就是致胜法宝。

这么高的效率,压榨的就是公司员工。万达的朋友就说他们公司半军事管理文化。譬如每一个项目都有几个时间节点。时间到任务完成,没有任何理由可讲,一旦有拖延则职位或许不保。

恒大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碧桂园更狠,高周转是出了名的,有前碧桂园员工说,从上到下每周干110小时是常态。除了8小时睡觉基本都在公司加班。

加的班越多周转得当然也越快。在老板们的眼中,人和机器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比如杨国强在内部分享的一个“1万元的故事”:

如果一个优秀的规划设计师年收入是36万元,月收入即3万元,折算即每10天收入1万元。如果下班后接到规划图要设计,碧桂园找5名设计师熬一个通宵做出来,然后分别给这5人两天假补休,补休合计也是10天。

就公司效益而言,同样的工资发出去,安排5个人忙一个通宵,好过1个人忙活10天,显然设计院要这样做为好。

虽然杠杆游戏对杨主席的这番分析不敢苟同,但也不得不感叹,杨主席真是深谙高周转之道,难怪碧桂园能稳坐宇宙级地产商的位置。


杠杆游戏


这明显就是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愤青写的吧,听听都觉得搞笑

首先你说这个话的时候你是动过脑子的吗?什么叫生不进,死不进,生死不进的,你都进过吗?就在这里大放厥词,我想说这种人不管是什么公司,估计你都是生不进死不进的,哪里都不适合你,乘早还是回你的火星去吧

地产行业虽然说现在确实是让很多人有所敬畏,毕竟每个人一辈子就买上一套房子,可能这辈子都是需要还房贷的,但是这种意境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根本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另外你再说说这几个公司,哪个不是现在世界上都数得上的相当当的大企业?你一个能大放厥词的人还有脸评价这些公司?明显就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好像要饭要过来到现在什么都吃不起的

你要是真的进过这几个公司再说这些话吧,反正说给谁都只会觉得你是个穷屌丝


MsLonelyE


不知道这种说法源自哪里?也不知道这是哪类从业人员发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类是非常滑稽的!作为一个步入社会的人士来讲,是绝对不该有这类感言!

从提问题的角度看,应该是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有感而发的,但作为一个职场从业者,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下面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通俗点说就是吃穿住,有家庭的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动不动给企业贴标签,就局限了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毕竟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企业缺了任何个人,都照样转!而且,问题中提到的三家企业,在地产界都是数一数二的企业。虽然是做地产的,但都是大公司,发展是多元化的,职位需求也不仅仅限于销售,管理,像语言类,数据处理,工程设计等应该都有需求!

纵观历史,有多少成功人士,都是通过这样的大企业,大平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想起了一句'名言':我不是外国人,不学外国文。


面向未来2020


主要是工作压力大,每个工作岗位都不容易,碧桂园是今天拿地明天就要出图,带地下室的开工三个月就要售楼,个个都是夜猫子,都是打了鸡血一样。跟碧桂园合作的建筑商就更不容易了,售楼前只讲进度,售楼后就来讲质量,沾上了碧桂园总之就一个字:累。兩个字、好累。三个字:特别累。


钢铁钻石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x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利润率伴随着竞争和调控越来越低,融资难度提升权益乘数(杠杆率)也越来越低,保证利润只能依靠快节奏的发展了。过去国家的发展不也是这样么?西方工作时间少、假期多,我国快马加班,重点行业每天15、6个小时的工作,这才有了今天055大驱、蛟龙、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国之重器和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


手机用户101244737930


其他两个不太了解,万科有同学在里面,怎么说的,真的很累,工资回报也算可以,但是比上华为还是要差一点,万科之前一直是中国房地产的老大,话语权比较大,之前业内的不好的新闻都可以被压下去,自从碧桂园,保利,恒大等等这些企业做起来,现在万科也并不是数一数二了,同学说晚了加班比较多,大部分时候都是无薪水的,天天开会,甚至周末也会有会议,这个现在怎么样不知道,但是同学17年辞职前都是这样的,不过我个人觉得想要拿高工资还是可以考虑万科的。


想吃个大披萨


本质原因,是房地产开发行业资金需求巨大,杠杠率越来越高,因而导致对周转速度的追求越来越极致。现在很可能一个项目的开发效率就决定了是否赚钱。

这深刻反映了房地产全行业为银行打工的悲惨事实。


solti35030967


恒大、万科、碧桂园,中国房企的三巨头了,优胜之处一定有过人之处。巨大的压力肯定是有的,生生死死倒不至于。论生死,广告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朋友真该抗议了,薪资不如地产,加班不输地产!估计进了广告公司就得用“醉生梦死”了吧!



DisAppeaRring


虽然是夸张了一点,但确实反应了目前房地产行业人员的一个苦逼状态!对公司是又爱又恨,待遇确实好,工作强度和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节点之前只讲进度,节点之后开始算质量的账,整个地产链上的人是苦不堪言。抢工期间连续几个月驻守在项目上不能回家,万幸的是我还没结婚,不幸的是想结婚也没时间和精力去好好处个对象。天天熬夜加班,搞得年纪轻轻满头白发,前面路在何方?


X君8


不单谈地产公司,对一个始终进步,始终盈利的公司来说,加班是肯定的,在中国,已成为常态。

改革开放仅40周年,我国涌现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挤掉那么多"百年老美",还不都是加班加点,抢时间赢回来的。有志之士在工作,享受安逸的人在提问题。加班正常,大伙散了吧。附上22点的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