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临济儿孙的他,是如何重兴千年古寺的?

身为临济儿孙的他,是如何重兴千年古寺的?

皆仁法师

在河南汝州,有一座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的寺院,是中国年代最为久远的佛寺之一。

因为寺院附近漫山遍野都是花儿,四处芳香弥漫,所以名为香积寺。

又因为寺院的北部奇峰遍布,纷然林立,所以又称为千峰寺。

此寺曾毁于董卓之乱的兵火中,于北齐年间重建。

在唐初时,此寺又重修过。

据传,重修时选址在龙山东南山下,在当建寺的材料具备、即将破土动工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大作,将所有都砖石木料刮到了现在的寺址处,寺僧循迹而至,大为惊叹,于是决定在物料落处建寺。因为该寺以风点穴,所以寺院取名为风穴寺。

该寺的得名还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说法,据《风穴寺志略》记载:寺东龙山阳坡有大小风穴各一,山因名风穴山,寺因山名。

该寺曾与白马、少林、相国三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后唐长兴二年,因为兵火,此寺荒废,只剩下茅屋数间寥落在山中。

而这一年,风穴寺也迎来了它的重兴者——风穴延沼禅师。

延沼禅师,自幼有英气,于世间书无所不观,可谓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但是他对功名并不感兴趣。

他的父亲和兄长逼他进京入仕,他到了京城就折返,然后跑到开元寺智恭禅师座下剃度出家了。

出家之后,他先是学习《法华玄义》,然后修习止观定慧,后来外出参学,最终在南院禅师座下开悟。

他开悟之后又依止南院禅师修学六年,然后告辞离去。

他沿汝水一路行来,见到有几间草屋寥寥落落地隐在山中,甚是破败,但是他忽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觉,像是回到了旧时住过的地方,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因缘所在。

于是,他问附近农夫:这是什么地方?为何如此破败?

农夫告诉他:这是古时的风穴寺,年久失修,又因为近年闹饥荒,所以寺僧纷纷离开了,只剩下佛像和钟鼓在其中。

延沼禅师问农夫道:不知道我能否住在这里呢?

农夫说:当然可以,这里早就没有人住了。

于是延沼禅师就住进了这几间破旧的草屋之内。

他白天到村中乞食,晚上点松脂照明。

就这样,寒来暑往,山中的花儿开了又谢,附近千峰默默无语,他孤身在风穴寺的原址中住了七年。

在这七年中,前来参禅问法者络绎不绝,许多人不远千里而来,法席大盛。

善信发心,重建了风穴寺,慢慢这里变成了一座大丛林。

到了宋朝开宝六年八月十五那天,延沼禅师跏趺而坐,圆寂了。这一年他七十八岁,出家五十九载,得法弟子为首山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