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混声的相接与转换
区别真假混声是声带局部振动,且振动部分的声带缝隙适中时发出的声音,发声时感到声带轻微振动。它和真假声最大的不同,便在于真声和假声都是在气息的冲击下发声。而混声却是在气息对声带的抚摸下发声。前两种声音是冲出来的,而混声是飘出来的。而真假声相接型发声是由艺术真声和艺术假声两种不同的发声方法相接而成的。如中国京剧、昆曲中的小生、中国民间的青海民歌花儿和瑞士、奥地利山区的约德尔(一种山歌)的演唱,即是这种真假声相接交替使用。真假声衔接的过程也是歌唱的一门技巧,运用共鸣等手法,找到真假声的换声点,在气息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控制一下自己的音量,声音通过了这个换声点后再放大音量,上升到真假声的有效转换。
真假混声的平衡与补充
流畅优美、声音具有“穿透力”,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真声与假声结合而获得的声音效果。在演唱中,假声要以真声为基础,真声又要以假声做补充。如果演唱者单有假声,就会导致声音明亮有余而浑厚不足且声音干涩:但单有真声音色又会偏暗、失去力度,缺乏感染力。不论哪种偏向,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均匀、明亮、甜美流畅的嗓音。掌握了真声与假声的平衡,就要避免发低音时用真声,发高音时用假声,这种把真声与假声截然分开的应用方法,从发声生理机能的角度讲指的是喉头的位置和咽腔打开后的长短、宽窄和收缩的比例调节到恰到好处的混声效果。从声音训练的角度讲,指的是任何一个高音或低音都是真声与假声平衡的混声效果。即高音具有浓厚的真声色彩,低音具有假声成分,决不能唱低音时单纯用真声,唱高音时单纯用假声。
法国歌唱家加罗德在其所著的《歌唱法》一书中便提到了男高音演唱中对真假声混声的应用:“男高音为了把胸声区和头声区很好连接起来,常用胸声往高处多唱一个或两个音而成某种加工的声音,这种声音叫做‘混声’”。就是要同时把咽腔拉长绷紧,只拉长咽腔声音就会靠后,绷得太紧则声音就会发白,只有二者结合,才能达到真声与假声的平衡。(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或使用手机百渡一下“说话式唱法”进行系统的学习)
由此可见,只要真假声平衡、比例协调就能达到声区统一、声音均匀、流畅优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