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廉吏始祖”爱民先贤召公——宜阳召伯文化爱好者三门峡之行

2018年7月9日,在建党97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宜阳县召伯文化研究会会长张长升的倡议下,县召伯文化研究会名誉主席聂万春、县政协常委、刘宜民及部分新媒体人士、召伯文化研究爱好者专程驱车三门峡召伯书苑和召伯祠参观学习;以此庆祝建党97周年,缅怀纪念召伯这位中国“廉吏始祖”、爱民先贤。

召伯是西周时期与周公同等重要的开国人物,也是西周时期参政时间最长,年龄最高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文王庶子,武王和周公旦的同父异母兄弟,官居太保,因其采邑在召地,位列三公,故称召公、召伯;召公历经文、武、成、康四代,不仅参与策划了武王、成王时期的克商战争和营建洛邑、征伐东邑等大量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还多次巡行南国,布文王之教化,为开创和巩固周王朝800年基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直接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成康之治时代。因为召公一贯奉行文王德政,常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听讼断案,使成康之时“刑措不用”四十余载,深得百姓爱戴,召公死后人们把他巡行南国时休息过的甘棠树作为其勤政安民,廉洁奉公,施行德政的美好象征,作诗咏颂,世世代代,加以纪念。《诗经。召南》甘棠篇咏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目前以甘棠作为地名的区域大小不下1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