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人类为什么需要上帝?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译本

也许对大多数读者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为《罪与罚》;而在很多批评家看来,《卡拉马佐夫兄弟》才是陀氏最精彩的作品。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重点其实是在人物的塑造上,情节的设计安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具体来说,书中的主要人物为老卡拉马佐夫与他的四个儿子:米卡、伊凡、阿辽沙,以及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

为了让小说更吸引人,陀氏设置了不少戏剧冲突(这也是他的作品常见的手段),如伊凡诺芙娜与格鲁申卡为了米卡而争风吃醋,老卡拉马佐夫和米卡又为了格鲁申卡而相互争斗。另外,陀氏还使用了《罪与罚》中用过的侦探手法。不过,冗长的说理争辩还是占据了全书的很大篇幅。

《卡拉马佐夫兄弟》电影海报

小说归根结蒂要谈论的还是人生问题,自然而然的触及到了道德方面,于是又不可避免的谈论到宗教话题。宗教是陀氏著作,或者说俄罗斯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的一个常见主题。

说到宗教,也就牵涉到上帝。上帝是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斯麦尔佳科夫笃信老二伊凡那句“什么都可以做”的话,他也相信伊凡关于上帝是不存在的结论:“既然没有永恒的上帝,就无所谓道德。”

而伊凡认为人类是丑恶的,他说过:“我是想,假如恶魔并不存在,实际上是人创造了它,那么人准是完全照着自己的模子创造它的。”也就是说,恶魔有多坏,人也就有多坏。伊凡引用伏尔泰的名言,“如果上帝不存在,就应该把他创造出来”,并说:“人也的确造出了上帝来。上帝果真存在倒不奇怪了,不稀奇了,稀奇的是这种思想——必须有一个上帝的思想——竟能钻进像人类这样野蛮凶恶的动物的脑袋里,而这种思想是多么圣洁,多么动人,多么智慧啊,它真是人类极大的光荣。”

《卡拉马佐夫兄弟》电影海报

其实,上帝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恪守各种上帝名义下的道德伦理规范,这才是上帝的重要性。因此,上帝到底存不存在倒无关重要了,关键是人类需要上帝,需要各种伦理道德准则。这也意味着,人们必须克制、隐忍。佐西马长老对阿辽沙说:“你不抛弃上帝,上帝也不会抛弃你。你会看到极大的痛苦,并且会在这种痛苦中得到幸福。我对你的遗言就是:要在痛苦中寻找幸福。”

也许不必说得太远或过于复杂,从叔本华的哲学理论中就可以感受到人生在世痛苦的无从规避。于是,对苦难的忍受也就变成了存在的极大保障。或者正是基于这个角度,加缪才会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宣称,荒诞的英雄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