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军一级上将,淮海战役中逃脱的副司令,死后被海葬

1949年之后,国民党名将几乎集体谢幕,唯有一人继续飞黄腾达,始终受到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此人就是国军一级上将,淮海战役中逃脱的副司令胡琏。

胡琏1907年出生于陕西,自由家境贫寒,12岁才进入小学读书,毕业之后参军当了一名文书,1925年南下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第四期学生,此后不久加入国民党。

黄埔军校毕业之后,胡琏参加了北伐战争,成为陈诚的得力干将,在中原大战期间,胡琏因作战勇敢,胆识过人,深受陈诚赏识,被升任第十一师营长。全面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胡琏率军参加淞沪会战,在战场上,胡琏极为勇敢,他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又组织机枪火力网封锁日军前进通道,最终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誓死守住了阵地。

1940年年5月日军在占领襄阳后直逼宜昌,胡琏在动员大会上对士兵们说“我们就要像当年张翼德大闹长坂坡那样,杀的日本鬼子片甲不留。”次月,日军率领大军对当阳西北九山子高地进行了疯狂进攻,受到胡琏鼓舞的国军将领作战英勇,把日军打的慌忙撤退。此战胜利后,胡琏升任第九师师长。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胡琏率领部队参加了石牌要塞争夺战。

石牌要塞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战关系重大,蒋介石曾致电陈诚“石牌要塞应指令一师死守。”最后指挥石牌要塞战役的重任就落在了胡琏身上,胡琏接受任务后,带领全师将士祭拜天地,誓与要塞共存亡,随时准备以身殉国。胡琏在誓词中这样说“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

最终胡琏取得了石牌要塞战役的胜利,歼灭日军1000多人,保证了鄂西会战的胜利,胡琏因此升任18军副军长,成为了蒋介石的王牌军。解放战争时期,胡琏担任18军11师师长,国民党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人称国民党军的救火队,由此也能看出胡琏的军事才能。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正是拉开序幕,黄维担任十二兵团司令,胡琏担任副司令,胡琏很不服气,但是资历没黄维老,只能发发牢骚。

起初因为不满职务比黄维地,胡琏还私自跑到了武汉,蒋介石在得知胡琏没在前线时,随即把他招到南京训话,胡琏再次赶赴淮海战役战场,到了12月份时,黄维兵团开始突围,胡琏担心被俘,于是准备了大量的安眠药,但后来突围过程中,黄维被俘了,胡琏却侥幸逃跑,回到了南京。

在蒋介石撤到台湾后,胡琏指挥的最重要一次战役就是金门海战,次战役中,胡琏帮助蒋介石赢得了关键的胜利,1952年胡琏被蒋介石升任上将军衔,1972年再次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纵观与胡琏同时期的国民党名将,也只有胡琏能够在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享有如此高的待遇。1977年6月22日胡琏因病去世,按照其生前,对遗愿其骨灰进行了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