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关键点译本对比参研

《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行人修行的必读经典,其中一日至七日念佛名号段落是整部经文修行的关键点,下面对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对佛陀的本意就很明确了。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鸠摩罗什大师擅长意译经文,在本段中有两个问题可能产生疑问:

问: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如何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呢?

答:蕅益大师于《弥陀要解》中有一精辟的诠释:阿弥陀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证知吾人信愿持名,即是多善根多福德,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是以佛的大愿作为我们因地修行之因心,以佛的名号具足的大行作为我们因地修行之强缘。

襄阳石经是六朝人手书石刻的《佛说阿弥陀经》,「於一心不乱之下」,还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此意就和蕅益大师的说法一致了。

问:往生净土的前提条件是“心不颠倒”,那此条件是靠自力还是佛力?

答:请看《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译文对应部分:“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即佛力加持令心不乱。综合看两部译文可知,佛子闻说“阿弥陀佛”无边功德名号,思维、忆念、读诵,一日(利根)至七日(钝根),心不散乱,即可在命终时阿弥陀佛及其弟子现前,加持佛子心不颠倒,随众往生极乐世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