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五十三章的这个“使我挈有知”怎么理解

关于《道德经》的二十个争议之十六:“使我挈有知”与“使我介然有知”那个更准确

出处:第五十三章。

歧义:通行本作“使我介然有知”,帛书甲本作“使我挈有知”。

辨析:

第五十三章“使我挈有知,行于大道,惟迆是畏”,“挈”字帛书乙本作“介”,通假字,通行本承袭乙本,但是加了“然”字,作“使我介然有知”。任继愈从劳健的解释,作确实相信,毫无怀疑讲。马叙伦认为“介”字借为“哲”,“知”的意思。高亨认为“介”读为“黠”,“慧”的意思。均违背老子本意。严遵的注文作“负达抱通,提聪挈明”,保留了古本原貌。

《说文》曰:“挈,悬持也。”引申为持握或掌握。加“然”之后意义大变。李零认为“挈”是携带之义,“知”就是指认识自己、熟悉自己的人,“挈有知”就是与熟人通行。李零的解释很有见地,但总觉得也有偏差。“使我挈有知”,谓假使我掌握了知识,这才和上下文相贯通,似乎难以确定这是要和朋友一起“行于大道”。

结论:帛书整理小组认定的“挈”字可信,释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