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小沙弥请教悟道的禅师说:在这个世间上什么才是最大的?

在深山里,有一座小寺庙,寺庙里就只有师徒二人,两师徒生活过得很清闲自在。他们空闲的时间就念念佛,读读经。只要功课做好了,就到外面搬柴运水,种庄稼,自力更生,不求别人的供养。

有一次,他们师徒在读经的时候,这位小沙弥忽然想到师父经常对他说的教诲,于是趁着机会就请教于师父。然而就对师父说:“师父,您经常都跟我说相由心转,境由心生,万法唯心造,心为人之灵”。师父可是我还是不那么明白,想请师父为弟子开示;帮我讲讲人的心到底是有多大,大到哪个程度?”

打断了师父读经的弟子,这时候师父并没有责怪他,也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叫他说:“我叫你怎么做,你就如我说的做,到时你就明白了”,于是这位小沙弥就答应说:“好的,师父”。这位禅师对着小沙弥说:“你现在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在自己的心里制造一座大山出来”。这位小沙弥如说的照做,就闭上了双眼,一副可爱天真的表情,过了一会儿,说道:“师父,我造好了一座大山了”。

过一会儿,禅师又说:“你再造一根小草”,这位小沙弥又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师父,我的小草也造好了”。禅师说好,那你现在心里想着到寺庙门口一下。小沙弥对着禅师说:“师父,我已经到门口了”。禅师又继续说:“那你去天边一下”,小沙弥又回答师父说:“师父,我到天边了”。

于是,小沙弥有些不解,呆呆的望着禅师。禅师这时候看着呆萌的小沙弥说:“刚才你闭目想的时候,在制造一座大山和一根小草是不是在用自己的心想呢?还是和别人的心一起在制造呢?”小沙弥立刻对禅师说:“那肯定是我的心在想的啊。”禅师听了后,说好,那你到寺庙门口和到天边的时间哪个用的时间比较长?小沙弥这时候理直气壮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时间都一样的长”。

禅师经过两次的提问后,这次又对小沙弥讲:“一座大山虽然很大,一根小草如此之小,因为大山就长着很多的小草树木。为师问你,你刚才在制造一座大山时,是不是用了全部的心去制造的?而制造一根小草时,是不是仅用了一小部分的心去制造的?”

小沙弥这时候,听了摇摇头,对师父说道:“不是的,我觉得不管是制造一座长满小草的大山,还是仅仅制造一根小草,我都是在用全部的心去制造,并没有大与小的区分。”

禅师听后,摸了摸下巴的胡子,笑着点点头,然而对小沙弥开示说:“好,其实在我们心中意境想到的,天边与到寺庙门口花的时间是一样长的,这就可以说明了我们的心是无快无慢的。我们用心在制造一座大山,也是用一个心在制造。而我们在制造一根小草时,我们也是在用一个心,由此可得,可见心亦大亦小,能大也能小”。最后,小沙弥听完师父的开示之后,才明白了这世间最大的是心。因为“心”它可以跨越时空,也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

可以见得,在我们眼识中观察认为,天边很遥远,大海辽阔无比,比大海更辽阔更是天空,但回归自己的心灵想想,比天空还要大的尽是自己的心。我们知道的大海、天空,他们不管有多辽阔,毕竟这种“大”是有限的,而我们的“心”才是无限的!因为心的无限大,若能跳出有限的世界,来到这个无限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我们对待生活以及人生的看法,那是充实富有,而且是自由自在的,在这个自由自在的世界里,又哪里还会有烦恼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