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的修炼之术

中国古人所谓炼丹或修炼,其本意是荒谬的,它指望借金石的精气,使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目的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编造出这样或那样的故事以为精神寄托。又如,据据《汉阴县志》载:紫阳城南汉滨南岸有仙人洞,宋元丰年间,有紫阳道人来此修真面壁。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分此地为紫阳县。故《紫阳县志》云:“真人张平叔面壁处,危石嵯嵯峨,修簋掩映。明水乐间,有田夫关继开入其中,遇大蛇当道而止,自是洞门逐塞。明分守少参王公文翰遇真人于京师,语公云:茅庵在紫阳瓮儿山,公行当镇守金州。”命下果然。公抵紫阳谒祭,洞口有白气矗天。此隆庆戊辰岁也(公元1568)。

至万历癸已(公元1596年),有河南羽士钟太鸾追觅真人故迹,至紫阳募工开洞,仅丈余,获铜鼎、古砚,皆非人间物。”又说“乾隆时,邑令张志超春闱北上,遇真人于河南旅舍。到任后,复遇真人于神峰山,因即洞前为建阁焉。”后来张志超撰《瓮山仙迹记》云:“紫阳者,真人张平叔道号也。真人见瓮山则蜿蜒而秀拔;汉水则紫回而纤绕;其洞则窈窕而玲珑;其石则峥嶸而突兀,遂遂焚修面壁于是。”

张伯端(公元9841082年),道教南派的初祖,字平叔宋天台人。通通三教典籍,传说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在成都师事青城仙翁,授以丹诀,遂改名用成,号紫阳,至紫阳县儿山石洞面壁,一般人尊称紫阳真人。著有《悟真篇》传世,其中外篇收录的《金丹四百字》,传说在紫阳瓮儿山所写,玄奥瑰丽,真人自序,所谓“包含天地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者。

​ 这篇著名的《金丹四百字》,是对传统道教以金石之药修炼的改造,因而成为道教炼丹术中的一个别派。张平叔以诗词歌快形式,演说修炼法术,主内丹重在炼气,排外丹侧重服食。“真铅生于坎(坎,卦名,属属水,属耳,属肾),其用在离宫”(离,卦名,属火,属目,属心)。“真汞产于离,其用却在坎。否认矾砂水银是真铅汞,强调修炼用坎中之阳气,点化离中之阴精,经过运行交会而复还乾体(卦名,属属金,属头,属肺),(即纯阳之体。)是以把能否得道成仙说是自身修炼的功果。张平叔,亦即紫阳真人的《悟真篇》和《金丹四百字》为宋代教南宗的重要著述,影响颇大。张平叔修真著述之地亦成了仙迹。因而明代正德八年,就成了统治者命名紫阳为县治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