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究竟是按照什么排序?为什么巧姐一个小孩也可以入选?

关于“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似乎早已众说纷纭,感觉不外乎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与贾宝玉的亲疏关系。

从黛玉和宝钗的判词和曲子都在一起可以看出,黛玉和宝钗命运关系密切,而且都与宝玉有着切身关联,故而她俩的排序都是在第一位的。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她俩同时才情也是不相伯仲,故而排序第一。

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钗

但是紧接着就是宝玉的姐姐元春,无论是《恨无常》曲还是判词,都是第二,若论才情,元春断不及此。不要说妙玉,就是元春后面的史湘云和妙玉就肯定比元春的才华高。故而这里的排序应该包含了与贾宝玉亲疏关系的原因。

第二,薄命与否。

贾宝玉去翻看的正是“薄命司”中女子之簿册。故而这里的女子无一例外都是薄命之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晴雯那么娇弱,香菱那么命苦,因为她们本来就是薄命司中人。

仙姑无奈,说:“也罢,就在此司内略随喜随喜罢了。”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此司中女子,虽有花容月貌,怎奈红颜薄命,故而可悲可叹。

晴雯

黛玉早夭,宝钗守寡,湘云流落,妙玉沦陷,想必皆是命中注定。倘若不是如此,她们又怎入得了“薄命司”。

第三,才华或者才能是否为作者欣赏。

关于“金陵十二钗”的说法,宝玉曾经有过疑惑。警幻仙子的答复是这样的。

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厨上,果然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纵然黛玉宝钗与宝玉关系密切(夫妻),元春、探春、湘云也关系密切,但妙玉一个非亲非故的出家人居然紧跟湘云之后,较之迎春、惜春、熙凤等亲人反倒靠前,可见宝玉对妙玉才情之欣赏。

妙玉

在《红楼梦》介绍妙玉的时候说: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庚辰双行夹批:妙卿出现。至此细数十二钗,以贾家四艳再加薛林二冠有六,添秦可卿有七,熙凤有八,李纨有九,今又加妙玉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与熙凤之女巧姐儿者共十二人,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是本宗《红楼梦》十二曲之意。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又有又副册三断词乃晴雯、袭人、香菱三人,余未多及,想为金钏、玉钏、鸳鸯、苗云、平儿等人无疑矣。观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费笔墨。】

脂砚斋之言,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四,地位的高低。

从元春非才情第一而居于第二可知,地位可能也是排序靠前的一个原因。但是如果把妙玉这个“异类”算进来的话,地位这一点就不作数了。毕竟一个出家人,怎比得上琏二奶奶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高。所以我们只能将元春算做按照亲疏关系来排列的结果。毕竟元春和探春是宝玉除了黛钗之外最亲近的人。

元春

不过,如果把“金陵十二钗副册”和“又副册”算上的话,按照地位的趋势还是很明显,不然何以香菱、袭人一个在副册,一个在又副册?为什么“副册”和“又副册”都是贾府的丫鬟而不是别人呢?

再者说,金陵那么大,薄命或者有才情的也多了,为什么这些册子单单是贾府上上下下的女子呢?这就可见作者狡猾之处了。

把以上四点都考虑进去的话,我们再来玩味脂砚斋上面的批语;

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又有又副册三断词乃晴雯、袭人、香菱三人,余未多及,想为金钏、玉钏、鸳鸯、苗云(按:书中不见此人,想是彩云?)、平儿等人无疑矣。观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费笔墨。

如果连宝琴也在“副册”里面,宝琴无论地位还是才华都毫无疑问高于“金陵十二钗”中的很多人,比如迎春、探春、惜春、可卿、李纨、巧姐等人。那么她为什么“屈居”于下?这就可见宝琴并不是作者着意悲叹之人,或许她并不到其他人那么命薄程度?毕竟邢岫烟、李纹等人的结局似乎也算相对不错。再者,宝琴与宝玉的关系,其实还是隔着好几层。

不过,副册之首香菱的命运的命运却是实实在在很悲惨悲催的,可以说是《红楼梦》里少有的惨不忍睹的女子了。连作者也说她“甄英莲”(真应怜),那确确实实是没过一天好日子,一生几乎都是沉沦苦海。

香菱

从这些比重上掂量的话,“金陵十二钗”排序最关键的因素应该还是与作者的亲疏。或者说,是这几个女子的悲惨命运撑起了贾府之繁华易逝、如梦似幻的悲凉,这“十二钗”都是和贾府关系密切之人,甚至是在大关节处有所暗示之人。

譬如贾蓉之妻秦可卿,她虽然似乎出场不多,但她的去世就揭开了贾府败落的序幕。那钗黛就更不用说了,而元春之死更预示着贾府末日的真正来临。倘若贾府不是一步步走向败落,贾赦能将迎春嫁给孙家抵债?“史林王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十二钗都已占全。换句话说,是贾府的没落将这十二个如花似玉的美好女儿埋葬。所以说,黛玉葬花何止是葬的自己?更是对美好春光易逝、美好容颜易去的悲戚。没有了这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所有的一切对于宝玉来说都是假的!贾府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假府”。

红楼梦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分析巧姐为什么会入选“金陵十二钗”就容易多了。

第一,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和贾宝玉有亲戚关系。

第二,巧姐代表了贾府年轻一代的未来,而且她是个女的,很薄命。

《红楼梦》自从开始,就一直不停地死人,几乎不曾有新生儿出现。巧姐虽然也是一开始就有的,但毕竟是贾府年轻一代的女子。而且如果说贾兰的话,一则他是个男的,二则他最后结局蛮好,还替他妈李纨挣了一个凤冠霞帔,所以他就不是主角。

只有巧姐既命薄,又是个女的,还关系到贾府的兴衰(因贾府衰而衰)。

巧姐

正因为具备了以上几点原因,巧姐才得以“有幸”(其实是大不幸,一个侯门绣户之女,居然嫁给了一个农夫,想想命运还是很滑稽的)入选“金陵十二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