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度以上的白酒都是粮食酒吗,50度以下的酒都是勾兑酒吗?为什么?

祁州营里


区分粮食酿造酒和酒精兑水酒,不是凭度数,而是看内容。规范的产品看标签,酒精兑出的酒,酒瓶标牌上的原料一栏有注明“酒精”字样,粮食酿造的是粮食名字。这是辨认粮食酒和酒精酒最直接的方法。

白酒的酒精度数,是个常识问题,谈不上科普。大白话说,酿造的白酒,是发酵好的粮食,放锅里蒸煮蒸馏出来酒,要好几个批次才能出完。每个批次的酒精度数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这时的酒叫做原浆酒,还要按照产品设计条件,经过相互勾兑到标准度数和味道,才能够灌装出品。每个产品都是系列化,有好几种度数,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酒精酒属于“三精一水”勾兑的白酒,和粮食酒的不同批次原浆勾兑不是一个概念。酒精酒的主体是酒精和水,香精与糖精的参入,为的是兑出粮食酒的味道和口感,闻着、尝着蛮是那回事,喝到肚里就不一样了。喝酒人都深有体会,不用啰嗦。所以,酒精兑酒,度数可随意控制,从30几度到60几度都有。目前市场货架上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有人统计在9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酒精酒的包装不那么规范,故意的搞模糊概念,有的不注明“酒精”内容,有的标注看不清,还有的干脆标明“陈酿”,而且有醒目的“几年陈”字样。要知道只有粮食酿造的白酒才会有陈酒,酒精酒根本不会有。


普济


白酒的度数和其是否纯粮食酒没有必然的联系。

首先需要更正下:勾兑是白酒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加工环节,是稳定产品质量的一个加工工艺过程。酒刚造出来以后,不同车间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需要靠勾兑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

粮食酒和酒精勾兑酒:

粮食酒的酿造需要在曲的作用下,经历蒸煮、发酵、取酒,进而在不同批次的酒中勾兑出口感丰富,层次分明的酒体。酒精酒直接由食用酒精和水勾兑而成,没有经历酿造过程,通过添加香精香料都呈香物质,调成不同度数、不同香型的白酒。在执行标准上粮食酒和酒精勾兑酒也有所不同:

1、 固态法(粮食酒)执行标准: GB/T10781.1(浓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酱香型);

2、液态法(酒精勾兑)执行标准:GB/T20821;

3、固液法(粮食+酒精)执行标准:GB/T20822;

酒精度: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酒精度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故在酒精浓度后,会加上“Vol. ”以示与重量计算之区分。

白酒一般分为两类: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高度白酒酒精度多在50度以上 ,一般不超过65度。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精度一般在50度以下;

粮食酒也是有高度和低度之分的,一般认为粮食酒一般以45度至55度最好,度数过低的话,口感不好;

综合以上因素,说50度以上的白酒都是粮食酒,50度以下的酒,都是勾兑酒的说法是不正常的。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意见。

获取更多、更专业、更有趣的白酒相关资讯,请点击 关注我们。


老酒之家


但是我想题主没有搞清勾兑酒的概念,想必您问的是50度以下的酒是不是都是酒精酒。

先来说说勾兑酒,可以说市面上绝大多数酒都是勾兑酒,包括我们的茅台,这个勾兑指的是以酒勾酒,再准确一点应该叫勾调,即勾兑加调味,好的勾兑能弥补酒的不足,通过另一种酒的优点来增加酒的风味。同样,勾兑也能使好酒变为差酒,所以这就很考验白酒勾调大师的功力了。


其实很多人也以为勾兑酒就是假酒,勾兑酒的名声也慢慢变坏,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粮食紧缺无法满足白酒需求,于是国家倡导新工艺白酒,这个新工艺白酒是什么,其实就是采用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酒用)勾兑调制而成的白酒。这里提到一点,食用酒精也是用粮食酿造的,如薯类,但是酒精酒毕竟不好喝,于是大家都觉得勾兑酒不好。

再后来有些无良商家竟然加的工业酒精,导致喝的人死亡(山西还是哪里,记不清楚了)总之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勾兑酒一词频频见报,彻底崩坏。

再来看是不是50度以下的都是酒精酒

这个答案是:50度以下的不一定是酒精酒,50度以上的不一定是粮食酒

白酒香型分很多,不拘泥于一两种,有些类型的纯粮食酿造出来的酒度数就是偏低的

50度以上的也不一定都是粮食酒,毕竟食用酒精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现在的造假技术太过发达

总之用度数来分辨是否是粮食酒,不具备任何科学性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品酒师游艳,专注纯粮酱香,欢迎点击关注,我会与大家分享白酒知识。


游说酱酒


欢迎点击右侧关注呦 →

打开今日头条搜索 发兔

更多精彩视频多多关注

中国的白酒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亲朋好友相聚都少不了喝几杯




仔细观察着白酒的种类还真不少

这50度以下的酒到底是不是纯粮食酿造的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还要从酒的历史讲起




我们都听说过武松打虎的故事

三碗不过岗 现在想来三大碗酒

喝的真的是不少啊



实际上那时候武松喝的酒都是低度酒

酒精度数很可能达不到十度

相当于现在的啤酒



因为宋朝还没有发明蒸馏酒的技术

发酵酒过程中的菌群

在酒精度达到十度左右的时候

就要失去活性



所以古时候的酒几乎没有高于50度的

在明朝的时候 人们发明了蒸馏酒的技术

利用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将酿造出来的低度原浆酒用一个大锅煮沸

酒精会先蒸发成气体 通过上方的金属冷却成液体

这样就出来了高度的白酒 古人称这种酒为烧酒

最早在明代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上有所记录


如今的白酒即使是低于50度的

几乎都采用了蒸馏技术

但是随着销量的提高

酒厂很可能达不到这样的生产速度


这时候有些酒厂就会购买一些

酒精含量98%食用酒精原料 添加到售卖的酒里面

食用酒精没有白酒的香味

所以还要添加一些人工的香精


虽然这种酒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

但是早已经失去了白酒的本质


仔细看看白酒的配料表

有些白酒以食用酒精作为原料

都标明出来了

只是很多人没发现而已


发兔冷知识


从最简单粗暴的层面上理解确实是这样,但是要判断是否是纯粮食酒,酒精度数高低可不是唯一标准。

纯粮食酒的酿造分为两种方式,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低度的勾兑酒也是在二者基础上产生,但它也是粮食酒。

固态发酵顾名思义,就是酿酒的原料呈固态,主要原料为五种粮食: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将这五种粮食洒水掺和,再掺入酒曲,酿造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进而调节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这个过程就是发酵。除去水,这种酒的酒精占99%,其他只占1%,度数比较高。那么低度白酒怎么生产?有一个办法就是“加浆”,其实就是往白酒里加水。为了听起来专业一点、高格调一些,所以改叫“加浆”。

另外一种发酵方式叫液态发酵,就是酿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淀粉的植物,用水淹住了原料,呈液态。与固态发酵有所不同。液态发酵生成酒精的速度快,但是其他成分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就需要人工添加香精以补充其他成分。这样做时间短,产量高,成本低,当然经济效益也高,所以被普遍采用。但是液态白酒因为工艺的原因,口感要弱于固态发酵的白酒,为了追求口感,所以就需要人工添加香精以补充其他成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勾兑的一种。

所以图省事的不法商贩就直接买酒精厂的食用酒精,久而久之,液态发酵的白酒就退化为“食用酒精+香精”的形式,度数可以自己调控,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酒”只能称之为稀释的酒精或者假酒,口感很差,不过价格便宜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因此勾兑酒的口碑也就越来越差了。


时尚品牌关注


不一定,首先你的分清什么是勾兑,是不是粮食酒跟度数其实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比如好多北方的酒度数都是六十多度你确定是粮食酿造的?


其实不管多少度的酒都是勾兑的,通俗来讲纯粮酒的勾兑指的是酒勾兑酒,酒精酒的勾兑指的酒精香精这类的勾兑,

纯粮酒的勾兑,就酱香型白酒来说要经过七次取酒,但是每一个轮次出的酒口感都不一样,市场上出售的大批量酒口感必须保持一致,所以需要把不同口味、不同生产时间,不同度数的纯粮食酒,经一定工序混合在一起,以达到特定的香型、度数、口味、。


一轮次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味微苦。 取酒浓度:≥57.0%vol

二轮次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味干净,略有酸涩味。 取酒浓度:≥54.5%vol

三轮次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取酒浓度:≥53.5%vol

四轮次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取酒浓度:≥52.5%vol

五轮次 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 取酒浓度:≥52.5%vo

l 六轮次 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略有焦糊味。 取酒浓度:≥52.0%vol

七轮次 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糊味。 取酒浓度:≥52.0%vol



酒精酒的勾兑就没有那么复杂了,是食用酒精,香精,糖精,水,勾兑而成,成本低廉,长期喝对身体不好,会出现视力下降,头疼,等一些身体反应,但酒精酒也是合法存在的,

其实生活中我们不怕有酒精酒的存在,怕就怕喝到声称是纯粮酒其实是酒精勾兑的酒,所以我们的一些酒友要是只想喝纯粮酒,那生活当中的多加留意了,一般价格低于50的是基本上买不到纯粮酒,还有买什么香型的白酒记得看产地,我就经常看到那些产地在外省确声称是茅台镇酱香白酒的纯粮酒,且价格还非常低廉。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现在也是一名制酒工人,自家也有少量酿酒,凭良心酿的纯粮酒,要是想要品尝纯粮酒的可以关注并私信我。

做好人 酿好酒


1茅台酱香型白酒


只要心够狠,70度的酒都能用酒精整出来——食用酒精70度,直接上就行了。

50度以下的酒,用粮食酿造,也是很正常。

白酒的是否是粮食酿造,不能用度数来衡量。不过,用价格衡量,稍微靠谱一点。

100块以下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精勾兑的。毕竟,除掉成本、渠道费用,100块,连酿造成本都算不过来。

100块以上的酒,用酒精勾兑的概率比较小。

其实,还有一个误区需要告诉大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市面上的酒,都是勾兑的;只不过,好酒,是用基酒勾兑,坏酒,是用酒精勾兑。

白酒企业每年花上亿元搞研发,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勾兑研究上,研究怎么勾兑符合大家的口味。

斑马消费伟哥研究白酒市场好几年,发现有几家白酒企业是明确了大量采购酒精的:西凤酒、迎驾贡酒。之前爆出酒精勾兑的有:古井贡酒、洋河。


斑马消费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看下:伏特加——俄罗斯的传统酒精饮料,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


从上面看伏特加就是酒精酒,而且酒精度可达到95度!国内北方的闷倒驴酒精度可达70多度!而就酿酒的过程中酒精度也是会变化的,一般来说白酒蒸馏接酒有掐头去尾的说法,为啥要掐头去尾就是因为酒精浓度是不一样的,好的一段在中间基本上是五十到六十之间的。而头尾的酒也是要接起来留下用的!真正的好酒精华是中间五六十度的!
题主问这个问题我知道意思是:低度酒容易作假而高度酒不容易。?其实是一种认知错误。就浓香清香型来说是很多低度酒是比之52度的高度是更容易作假这个是真的存在的!因为食用酒精降度很简单,像喝浓香酒你觉得度数高了直接加点矿泉水,度数马上就降下来了!而酱香则不同——酱香型的标准是53度,酱香降度很麻烦除了用酒来降度外,降度的时候酒体会浑浊,就要过滤才行,降度后酱香的酱味肯定会降低,又要兼顾酱味!但是酱香型白酒像茅台酒的43度的低度酒相对来说便宜些,是因为低度酱香的确口感不如高度的好,不适合长期保存!很多喝酱香53度的习惯了是不喝低度的酱酒的!

至于低度酒是酒精酒,高度酒是纯粮酒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只是相对来说浓香清香低度酒是更容易勾调些是事实,而酱香型白酒工艺区别很大,相比之下要低度酒也不多,很多认为酱香型白酒不作假还是有一定的依据。所谓的串沙酒严格说来已经不算是工艺了!也因为浓香清香是市场的主流,再加上国家允许的液态酿造法使得这两种香型更容易买到低的食用酒精勾兑的酒,所以才有此一问!
上图是我们自己喝的酱香坤沙口粮酒,勾调上稍微柔和些老酒比列稍微重点,但是度数的确是53度的标准,酱味还是比较足的!比较适合刚接触酱香的朋友,有兴趣的可以试试!酱香型的要做到53标准且有度数稍微底的感觉是很难的,也更考验勾调师的技艺,但是度数低了口感上就差了!很多人习惯了酱香后浓香酒就不习惯了甚至基本不喝,的确也有浓香低度容易喝到酒精酒是有原因的!


已逝情殇


首先得理解“勾兑”一词的说法,中国的白酒其实都需要勾兑的,包括茅台酒,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酱香型白酒是以酒勾酒,然而很多香型的白酒需要加水降低度数的!

其实在广大群众的眼里“勾兑”一词已经根深蒂固了,觉得那就是酒精酒,不是纯粮酒!因为在以前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国家允许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进行售卖的,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变。所以见怪不怪了!而酒精酒现在也有了一个新名词,那就是液态发白酒!中国现在市面的白酒可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种!


不知这样解释能否让大家清楚的认识白酒!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多多交流!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酒仟岁


度数不是检验是不是粮食酒的标准,42度也有可能是粮食酒,只是降度以后的,要降度水也是少不了的,但并不能说那不是粮食酒了,高度酒也可能是酒精勾兑,只是加水少一些,要喝粮食酒纯高粱酒就去真正酿酒的工厂或者作坊,那个基本不会来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