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直肌分离怎么恢复?

Saadiya33


  分娩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随着新生命的诞生,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但在高兴之余,新妈妈为松驰的肚皮迟迟不能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位置,多余的赘肉在腹部形成突起而忧心焦虑。为什么产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是腹直肌分离惹的祸。

  对于腹直肌分离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症状表现应该不陌生,其症状表现就是产后表现为腹壁松弛膨隆,长期不能恢复。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要处理好这个产后腹直肌分离的问题,需要做改善腹直肌分离的训练,这个训练就是将核心部位往里收回,好像树的年轮一样,尽量将每一个圈向中心收拢。一般可以采取以下这些训练恢复方式。

  一、站姿收腹,背对墙面站立,将上身靠在墙上(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臀部贴在墙面),双脚距离墙面大概30厘米。然后吸气准备;呼气,腰椎去贴墙面,之后吸气还原。每组10~15次,重复2~3组。

  二、跪姿收腹,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然后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每组重复10~15次,做2~3组。

  三、跪姿伸腿,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然后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完成4~6次,换另一侧重复。当可以很好控制身体后,开始进行交替伸腿的练习,每条腿伸出4~6次,重复2~3组。

  四、仰卧抬腿,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椎压住垫子。然后进行吸气,准备;呼气,右腿向远处蹬出,完成6~8次。换另一侧腿重复,完成2~3组。

  五、平板支撑,俯卧,肘关节与肩关节垂直。膝关节撑地,保持上身平行于地面。然后保持身体稳定,停留1分钟,可以将膝关节离开地面,做完全式平板支撑。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保持时间越长越好。

  如果采取这些训练方式,也不能使腹直分离恢复,那么需要考虑手术处理。手术是将腹白线变窄,将分离的腹直肌重新靠拢。手术可以通过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实现。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腹直肌是什么?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腹直肌分离会怎么样呢?

产后因为妊娠期膨大的子宫,导致腹直肌分离,大部分人产后一年内可以恢复到孕前状态,但也有少部分由于孕前肌肉力量不足,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腹直肌拉伸过度,很难恢复过来,导致大腹便(pian)遍(pian)的感觉。

怎么检测腹直肌分离?

作为专业的盆底专科医生,检测相对来说其实很简单。产后42天产后平躺后,伸直腿,两臂放两侧放松,头抬起30度,用手指测量脐孔上下一公分的位置,下压发现两侧腹直肌分开超过两指就达到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了。

1.自主训练 利用微呼吸,腹式呼吸来进行初步训练;之后可以用手法按摩,将两侧腹直肌向中间挤压;接着是躺着做桥式运动,即头肩部着地,腹部挺直,屈膝顶胯,人体与地面成斜坡状;腹部肌肉力量逐渐加强后,再做反向C字,类似我们小时候的反腰;再者就是靠墙,屈膝曲髋结合呼吸调理;盆底功能正常情况下可以做卷腹动作。

2.仿生物电刺激 利用仿生物电刺激的方式刺激两边的腹直肌被动收缩,加强肌力的恢复;

3.LPG 物理震动治疗促进肌肉的被动收缩加强肌力;

4.不要做仰卧起坐等加腹压的动作,产后盆底松弛,还没完全恢复,可能导致盆底脏器脱垂,所以应该盆底康复先行然后再做腹部腹直肌的恢复。


妇科龙医生


怀孕时肚子像吹气球一样鼓得圆圆的,生完孩子后,多希望快快产前的小蛮腰。

可是,肚子上厚厚的一层赘肉却总也甩不掉。

无论你站在坐着躺着,隆起的小腹就是那么碍眼。

经常跑步、仰卧起坐、快走等运动却看不到效果,就算节食也收效甚微。

很多宝妈一脸无奈:我的曼妙身材去哪儿了?我还能找回自信,重塑我的魔鬼身材吗?

让我们来听听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杜毅新的解答,或许能解开爱美宝妈们的这一困惑。

杜毅新教授介绍,产后赘肉堆积,肚子松松的。

除了与高热量饮食又缺少运动有关外,还有一种原因不容忽视: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是我们腹部靠近腹中线两侧的两块纵向的肌肉,我们通常讲的“八块腹肌”指的就是它。

正常它们俩是紧密相连的,但是怀孕后,随着子宫的增大,它们俩被慢慢撑开,就像一扇门被挤开一道缝。

这种现象就叫“腹直肌分离”。

产后如果腹直肌分离持续没有修复,就造成了腹部松松的,鼓鼓的。

据报道,产后6-8周,平产发生腹直肌分离的比率超过了半数,剖宫产更高,而二次剖宫产之后的发病率达到了90%以上。

腹直肌分离检测

杜毅新教授介绍,想知道有没有腹直肌分离其实很简单,自己也可以进行检测。

平躺在床上,肚子放松,手指放在腹白线的位置往下压,同时抬头,这时腹肌会紧张。

在紧张的腹直肌中间的位置,如果能放下超过两指宽,那就可以判断存在腹直肌分离。

严重的腹直肌分离,中间可以轻松放下一个拳头。

(自我检测)

非孕期多做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锻炼腹肌的运动能增加腹直肌的弹性和肌张力。

孕期适当控制体重,避免胎儿过大,以减小过大的子宫对腹直肌的压迫。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外部支撑(如使用腹带或穿紧身衣)、纠正姿势、有氧运动、手法按摩、电刺激等。

这里介绍一下手法按摩的方法:平躺,双手贴紧在腹直肌两侧,以45度角向肚脐中间挤压。

(修复按摩法)

呼气时挤压,吸气时手稍放松。

每天300次,坚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有明显的效果。

电刺激可提高腹部肌肉兴奋性,使分离的肌群恢复正常,从而改善腹直肌分离。

但这要在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后,由正规的产后康复医师操作。

杜毅新教授提醒,有些妈妈为了让腹部的脂肪快些减下去,而急于做仰卧起坐等使腹直肌弯曲的锻炼,殊不知那样会进一步加重腹直肌分离。

在腹直肌分离没有改善前,应尽量避免这方面的运动。

愿每一位爱美的妈妈都能远离腹直肌分离的困扰,早日恢复曼妙的身材。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杜毅新

湖南医聊


产后腹直肌分离怎么恢复?

首先,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产妇可以在产后第三天,咨询医生也可以自己检查:慢慢躺下,微抬头,伸手在肚跻 下摸摸看有无柔软的团状物,就代表有腹直肌分离现象。

腹部直肌分离最直观的表现,背部疼痛,腹部下垂;严重者内部器官也有可能移位,下垂,压迫膀胱,导致尿失禁!

那产后腹直肌分离怎么恢复呢?

①腹直肌分离超3指,一定要通过手术矫正。

②腹直肌分离超2指,不适合常规的大强度腹直肌训练(卷腹、仰卧起坐等),会加重分离,也不能做类似于下腰这种腹部向前的瑜伽动作和各种扭转体动作。

建议从盆底肌及腹横肌训练开始,运动如下:






③腹直肌分离2指内,可以按照常规的大强度腹直肌训练(卷腹、臀桥、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等)



可以下载几个运动软件比如KEEP,跟着练习。

🌸另外建议产后穿束腹带,可以帮助收腹、防止内脏下垂,对产后的腹肌回缩以及骨盆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注意,一定要选用正规的透气的束腹带。

有条件的妈妈可以请专业的健身师指导,祝健康!!


叮麻育儿


女性产后身材臃肿,与之前比较,从解剖学讲,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皮肤变得松弛、脂肪产生堆积、腹白线出现变形。前两个问题我们平时肉眼可看到,后面提到的腹白线,是指腹直肌间竖直间隙。女人怀孕期间,胎儿在人体内逐渐长大,使得腹白线把两侧肌肉撑开,造成腹直肌出现分离,是女性生完宝宝后身材变得臃肿的根本原因。

女性怀孕及分娩中,大部分肌肉均出现空隙,此空隙一般在产后四到八周慢慢恢复。但若超2指宽,自行恢复就比较难,需去医院进行处理。若腹肌分离宽的话,不进行医治会加大背部疼痛机率,且会令小腹难以恢复平坦。

腹直肌分离恢复方法:

基础呼吸法

进行呼吸,经腹式呼吸让腹腔进行伸缩,恢复肌肉弹性,可平躺或静坐交替进行深呼吸。

具体做法:进行仰卧,双膝弯曲,放松身心。进行吸气,呼气时腹部肌肉要收紧,有一种肚脐往后背挤压感,腰椎贴地,停大概五至十秒,然后吸气,进行放松,最后还原。要尽量令腹部往内收,一组五至十次,一次三组。

腹直肌矫正

进行静力性稳定控制锻炼。坐姿,也可选择平躺,深吸气,尽力收腹,慢慢呼气,一般大概分四次左右把气吐出,再接着吸气,重复进行。

具体做法:平躺好,两手叉腰,膝弯曲,头靠胸口,屁股向上抬。两手从腰往肚脐眼使点力推大概十秒,然后放松恢复原样。注意呼吸节奏尽量一致,坚持三至五分钟。

矫正恢复

仰卧平躺,抬两腿,屈膝、髋九十度,进行吸气让小腹放松,吐气时腹肌收紧,用力把小腹往内收。卷起时,头、肩抬高,吐气时拍击手臂。一组大概做十几次,三组。

注意:髋、膝关节保持垂直,肩、腕关节保持垂直,脊椎为中立位。过程中不可令脊椎中立位发生变化,只是腹部进行活动。


光线医生


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后都很烦,明明自己已经产后瘦身成功了,肚子还是松松的回不到生孩子之前了,罪魁祸首就是腹直肌分离。现在有很多产后修复机构都有这个服务了,但价格摆在那里呢,也不是所有妈妈都会去产后瘦身中心的,今天就来教几招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的恢复运动。

1、 靠墙站

头部、背部、臀部贴墙,双脚离墙750px左右,全力收腹,想象着你的腹部在向墙面靠近。

2、 跪姿伸腿

如图所示,这个动作的重点是要保持骨盆稳定,不要左右摇晃。

3、 仰卧伸腿

双手扶住一条腿向胸口按压,另一条腿蹬向远处,动作过程中保持稳定,身子不要晃动,腰椎不要离开垫子。伸腿或蹬腿时呼气,然后吸气保持不动。

4、 平板支撑

招黑体袁姗姗洗白的著名运动——平板支撑,传说能练出腹肌的运动。动作要标准到位,双肘支撑,腹部收紧,不能塌腰、不能撅屁股,身体尽力和地面成水平状。一开始如果时间坚持不了太久,可以少时多次,最主要是动作要到位。

5、 靠墙蹲

背紧靠墙,大腿和墙成90度,小腿和大腿成90度支撑。这个并不是完全靠腿部来支撑,而是需要腹部核心的收缩发力来支撑身体,试了就知道这个酸爽感了。

6、 靠墙俯卧撑

双脚并拢,距离墙约手臂长度,双手平靠在墙面上,手肘弯曲向下,身体向墙壁靠近的同时保持深呼吸,让腹部肌肉向脊柱靠近。当你推回到起始位置时,放松肌肉。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啊!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算做到位,可以下载个Keep,跟着练。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3337102254878428880, "vid": "0fb52b6b00cb4787980cdfa701812ec2\

全家宝贝婴幼儿游泳馆


在怀孕期间,随着宝宝的迅速增大,没有经过锻炼的或者腹直肌肌力薄弱的妈妈的腹直肌,就会带着筋膜一起向着腹部两侧分离。因为我们黄种人要比其他两个人种矮小一点,所以我们的腹直肌天生就要比她们薄弱,再加上中国健身观念的普及度低,就更惨了。我做剖宫产手术的时候,经常能碰到薄如纸板的腹直肌。所以在中国,孕晚期发生腹直肌分离的概率非常非常高。在我所在的产科VIP病房,腹直肌分离的孕妇能达到90%以上,而这里的孕产妇已经是我们市,甚至是全国来说,观念相对好的一批孕妇了。当然啦,分离归分离,大多数都是分离1、2指的,真正分离到3指以上的,我们这儿也就20-30%左右。但是相对于普通病房的孕妇,这个数字还算是保守的。轻度的腹直肌分离经过产后适度的运动,一般能恢复,以下我所说的问题,仅针对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分离3指以上的,以及不运动的,呵呵(不运动的各位,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首先来说,运动,肯定能改善这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 分娩后42天以前只能做些比较轻松的运动和简单的家务,比如说散步、摆摆碗筷等等。不要太强求自己。过早恢复力量运动可能会造成盆底肌肉松弛,造成各种各样的脱垂和漏尿等等。42天以后再逐步恢复力量运动,并且量力而行,不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锻炼核心的运动都是非常推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全身的协调,也就是说,我们要在锻炼全身肌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核心肌肉群的锻炼。规律运动半年~1年后,轻度的腹直肌分离一般都能恢复。1年后还没有恢复的一般都是重度的腹直肌分离,也就是说分离4指以上的,此时要想再通过运动恢复,恐怕有难度,这时候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靠手术了。有人说害怕手术怎么办?能怎么办?嗯,除了忍着,还能怎么办。凑活过呗。人活一世,谁身上没点儿带毛痦子呢,谁身上没点儿小毛小病小瑕疵呢?想要美就得冒风险,不想冒风险就得忍着丑。好在这个手术不进腹腔,不算大手术。跟拉个双眼皮一样,还在肚子上,比双眼皮更安全。在此郑重提醒,不管多么安全,一定要到正规的三甲医院整形科做手术,因为这个手术很新,我估计普通的三甲医院还不会做,得上省会或者直辖市有名的整形科或者整形医院做。

另外, 我还想再啰嗦一句,那些想直接通过手术变美而不想运动的妹子们,可以歇歇了。你要是碰巧就是我说的那种腹直肌薄如纸样的产妇,手术医生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因为一把肌肉往中间拉,一侧的腹直肌马上就会形成新的空隙,两股肌肉瞬间变四股,整形医生缝都不好缝。所以你就放过整形医生,等锻炼好了再来吧。有人说,我的腹直肌不薄可不可以直接做?嗯,当然可以,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自己的肌肉薄不薄?你是想赌吗?听说爱运动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哦~谁让运动和运气第一个字相同呢!但是不运动的女孩,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没关系,就算运气不好也不要紧,食欲好就行。还有人问,剖宫产的时候不能顺便把腹直肌缝合起来嘛。当然可以,但是受到剖宫产切口位置的限制,能缝住的肌肉并不在分离的源头,真正分离的源头,是在脐部周围,所以剖宫产时顺便缝的腹直肌,多少有点用,但也没太大用。就是酱。

陈达书,女,东南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擅长妇产科各类常见病、危急重症的诊治,尤其在产前诊断及妇科内分泌方向,长期为患者解决各类难题。


妇产科的陈大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ea300048aed4cf59a96\

健康情报局


针对腹直肌恢复的办法,这些步骤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了解基本的解剖

腹直肌分离只是结果,更大的原因是孕期核心部位的损伤。

了解腹部肌群:认识腹直肌、腹横肌、膈肌、腹内外斜肌、盆底肌、多裂肌,知道他们的位置和功能。这些肌肉(黑体字)是构成腹部核心的基础。训练之初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认知。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去进行训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呼吸训练

呼吸模式的调整,呼吸肌的激活。当你的腹横肌分离没有恢复到两厘米以内时,是不建议你做腹直肌训练的,那么怎么能够恢复到两指以内,呼吸是重点。

下面我告诉你办法:

膈肌的激活(膈肌就比如是房子的天花板)

仰卧位,指尖朝向天花板,掌根贴在肋骨下角的位置,保持精神放松,吸气,呼气的时候将你的两侧肋骨慢慢的靠拢(膈肌附着于肋骨的内面,当肋骨降低膈肌会产生被动的收缩激活)

腹式呼吸训练,腹横肌激活,呼吸模式的训练(腹横肌,就像是房子的墙壁)



仰卧位,膝盖屈曲90度,身体完全放松

吸气的时候,想象着气流从嘴巴进去慢慢的从腹腔内侧把肚子给撑起来,注意训练时胸廓不要上下移动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可以把手放在胸口的位置)

呼气的时候将你的肚脐贴向你的脊柱,充分的呼气,可以在呼气的末端咳嗽一下,把肺部的气体排出。记得,充分的呼气是吸气的开始。

呼吸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女性在孕期随着子宫增大进入腹腔,呼吸功能被逐渐的压缩,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孕期的呼吸训练,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上都是在用上胸部进行呼吸。这个呼吸模式对于氧气的摄入量是相当低的,而且这个状态并不会随着宝宝的诞生而恢复到孕前的状态。

根据我的经验,在我带客户进行恢复训练的时候,最快的记录是经过四次训练已经从两指半恢复到一指。只做了呼吸训练和核心的激活,并没有开始进行表层的肌力训练(腹直肌)。通常三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核心的修复和重建。

内核心的稳定是进行腹部肌力训练,塑造线条的基础,也是完成好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基础。

常见的产后问题还有:

下背痛,骶髂关节痛,肩颈痛,椎间盘突出,膝痛,脏器脱垂,尿失禁等等。对于身体的各项症状一定要充分的引起重视,科学有效的进行恢复训练。

孕期是女人的第二个春天,如果在这个时候你恢复的好,那么重回十八岁真的不是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