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 张作良一枪未发跑了 他却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毛泽东也赞他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战胜了满清王朝,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从而导致日本的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日益壮大,妄想再次通过战争手段从中国获取大量的资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制造战争接口伺机侵占东三省地区,而执掌东三省的军阀张作良一枪未发就将东北三省让给了日本人,但是这时候有一位著名的东北抗日英雄却坚定在东北抗日,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

他就是爱国抗日将领马占山将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属我保卫地方之责”。他亲自视察防地,修筑防御工事,积极准备抵御敌人的袭击。此时,以劣绅赵仲仁为代表的亲日派企图劝马占山向日军投降,马占山坚决拒绝,并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

1931年11月4日晨,日军在江桥向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马占山当即下令抵抗,全体将士英勇战斗,同敌血战三天二夜,击退了敌人多次进犯。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不顾张学良不抵抗政策而对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大规模抵抗。

马占山奋起抗战,深受全国人民称赞,国内各地报纸都以大字标题报导江桥抗战。全国各地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后援会,捐钱捐物,支援黑龙江省抗战。上海、哈尔滨等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组织“援马抗日团”,参加抗日队伍。

但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黑龙江军队在没有得到国民政府一枪一弹、一兵一卒的支援下,被迫放弃省城齐齐哈尔,撤至海伦一带休整,以利再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马占山赴南京请命,直至8月21日才被任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后改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兼理东北四省招抚事宜。马占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赶赴绥远、大同,把队伍组建起来。之后,配合傅作义抗日,积极参加了绥远保卫战、阴山血战。

1938年8月下旬,马占山访问延安。在延安各界盛大欢迎晚会上,毛泽东主席致欢迎辞说:“八年之前红军已与马将军成为抗日同志”、“马将军年逾半百,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