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帮宝玉“作弊”,宝钗完胜黛玉

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支持者主要有贾母、紫鹃,木旦鸠兹认为贾政王熙凤可能也支持黛玉,而王夫人、薛姨妈、袭人等则坚定支持金玉良缘,二者博弈中,宝玉的大姐,贤德妃元春态度非常关键。

作为从小被贾母教养,元春肯定想到贾母对林黛玉的宠爱,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她是不会违背慈爱的祖母和弱弟的心思而选择宝钗的。

且元春一开始对黛玉的言行举止甚至相貌还是比较欣赏的,有龄官的赏赐为证,书中有“贾妃甚喜,且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

那结果为什么金玉良缘成功,木石姻缘终虚化呢,木旦鸠兹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元春试探宝玉诗才,两人帮宝玉“作弊”时,宝钗完胜黛玉!

18回贾元春省亲,其实省亲就那几个小时,和钗黛的互动只能通过作诗。宝钗做的是《凝晖钟瑞》“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这首诗敦厚庄重而又应景合时,“凤来仪”、“睿藻仙才”,符合皇家气派,顺便恭维了元春一番,不愧是参加待选秀女之人。

而黛玉呢,《世外仙源》“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诗如其人,有仙气,“仙境别红尘”洒脱清丽,但不是很符合元妃的皇家气派。

更为关键的是林黛玉的这首诗犯了一个大忌。贾元妃刚游幸大观园时看到石牌坊上的“天仙宝境”四字,就不喜欢,忙命人换“省亲别墅”。林黛玉做的诗居然又是《世外仙源》,和《天仙宝境》是异曲同工,岂不是正犯了贾元妃所恶!

但此时,可能因为匆忙或客气,元春还是笑着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此处对于黛玉宝衩一碗水端平的,并无参差!

真正发生质的变化的就是元春亲自测试宝玉学问进益的诗词上,黛玉宝衩却采取了不同手段来帮助意中人。因宝玉作四律,大费神思,黛玉竟直接帮情郎作第四首。元春看过后,当场指出“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甚至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足见其喜爱程度。

作为从小便亲自教习宝玉识字的元春是多么高兴啊!宝玉进学如此,贾家还是有希望的。但事后只要稍微调查下,黛玉作弊事必然水落石出,这肯定给元春是个打击,原来弟弟还是不好好读书,不求上进,进而肯定牵连到黛玉。

经历过后宫厮杀的元春对黛玉这种聪明尽显于外势必反感。

反观宝衩则低调得多,不但自己绝不用元春不喜欢的字眼,看到宝玉诗中的“红香绿玉”时,悄悄提醒宝玉改成为“红香绿蜡”,低调且不留痕迹,真乃点到为止,太极绵掌也!喜欢宝玉直呼其不是姐姐是师父,薛宝钗可谓珠圆玉润、色色周全。

后端午元春赐礼物时,宝玉宝衩一等就很自然了。当然此次元春的暗示被贾母清虚观打蘸强行化解,不然黛玉的悲剧会提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