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柴桑青年读书会第16期活动喊你来参加!

★ 活动预告 ★

01

分享书目:《林徽因传》

02

分 享 人:彭志军(区二中教师读书会)

03

04

地 点:九江市柴桑区图书馆三楼柴桑青年空间

2018年4月,《纽约时报》发了一篇60年前的“旧”讣告,讲述的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建筑师兼作家林徽因女士的讣闻和其传奇的一生,然而这则讣闻和报道本应在63年前刊发。

《纽约时报》解释称,自1851年创刊以来,该报的讣闻一直以白人男性为主。现在这么做,是为了弥补当年因“性别歧视”造成的遗憾。

林徽因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的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几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她的一生,足够传奇与绚烂,亦足够争议与锋芒。

林徽因传

书中不仅写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知识分子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

“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评价林徽因

林徽因出身名门,自小就跟着父亲林长民环游世界。她酷爱戏剧,说一口地道的伦敦音,外国文学她亲自翻译。当年,泰戈尔访华,身边的翻译就是林徽因和徐志摩。

16岁那年,她随父亲游历欧洲,立下学建筑的志向。后来赴美留学,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期间,她选修了建筑系的所有主要课程,回国后,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放弃了清华大学的优待,选择去东北大学创建建筑系,是他们创建了中国建筑学体系。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为东北大学设计了“白山黑水”的校徽。林徽因和梁思成,为抢救古建筑。从1932年到1937年,六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辽宁、湖南、浙江、江苏。测绘整理了200多组分布于各地的建筑群,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留下了一套中国建筑的科学完备的稀世珍宝。

其实,那个说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林徽因,大半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她也不是婉约派,她的所作为完全是豪放派。她素来闻名的诗歌散文,只不过是她的业余爱好罢了。

战乱的时候,林徽因肺病爆发,日日咳血,她在李庄这个偏僻的村落里度过了贫病交加的五年。在艰苦的环境下,在病痛的折磨中,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第一部由中国人写的《中国建筑史》。

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她毅然拒绝了。她说,中国在受难,我要与自己的祖国一起受苦。儿子问她,如果日本人打到四川怎么办。她说:“中国人念书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先生为林徽因所写挽联

1955年4月1日,受尽肺病折磨的林徽因终于闭上了眼睛。梁思成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碑,上面只写了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林徽因从来不只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情爱轶事的主角,她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学家,是兼诗人作家画家于一身的杰出学者。

人们对她的崇拜也好,误解也罢,不过是因为她恰好是女子,又恰好长得美而已,却忽略了她本身的传奇故事。

福利放送时间

本期活动继续接受网络报名,限额15名,先报先得,额满即止。报名截止2018年8月10日中午12:00

报名方式很简单:关注团团微信公众号“青春柴桑”,在本篇文章下留言“我要报名”即可。团团将根据先后顺序精选大家的留言,被精选留言的人员即为报名成功者

请报名成功者届时提前15分钟到场参加活动,不再另行通知

★识别二维码

跟着团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