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处打贸易战,从美国角度看,是利大于弊吗?

老掉ya


以史为鉴,我们可以倒回去看一下1930年代,那时候美国曾经和世界打过一次贸易战,结果对其它国家的伤害不去说了,反正那次贸易战美国自己输得内裤都脱下了。

那一次贸易战和这一次有显著的不同:这一次特朗普在国际和国内获得的支持很少,但是那一次贸易战美国国内一片叫好,许多国会议员纷纷要求把自己选区的产品加入到贸易战的商品关税名单上去,可以说是举国老少都上了战场。那一次贸易战正处于经济危机,美国当局希望可以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的制造业和就业。

那一次贸易战的结果确实是保护了部分就业,但同时损失也很大。1929年美国向加拿大出口一百万打鸡蛋;在加拿大做出反击之后,到1932年美国出口的鸡蛋不到一万打。美国通过减少进口保护了就业,但是减少出口也造成新的失业。经济学家相信美国的贸易战政策雪上加霜,造就了19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

2009年,奥巴马也曾经为了保护美国轮胎制造业而突然开征轮胎税。其结果是保护了1200个轮胎厂的职位,但是根据美国智库彼得森机构的分析研究,那一次轮胎贸易战让美国零售业丢失了3700个职位,得不偿失。

在这次贸易战开打之前,有人曾经提醒特朗普团队重温历史,不要重蹈覆辙。但是特朗普团队的观点是:今日不同往日,在今天的贸易战还没有开打之前,美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被国际社会“揍”了,已经吃亏了。美国现在只是“反击”而已。

特朗普团队除了在文字游戏上能够区别这一次和上一次贸易战,在现实中,两次贸易战将会殊途同归。被卷入贸易战的各国都会受到严重伤害,就看谁都耐力强一点了。


七号台



从国际政治来看,美国这样“六亲不认”完全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但是,美国政府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坏处,美国目前与盟国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当今的国际经济体系是美国二战以后创立的,基本上所有工业门类都是围绕着美国科技为核心,再由其他盟国加以发展,比如“数控机床”是美国人开始研制的,后来由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发扬光大,并且返销到了美国!如果美国不买这些数控机床,也不让盟国卖给别人,那么德日…这些生产国干没辙!最好一个例子就是:日本将“东芝”机床卖给苏联…美国对“东芝事件”的反应,就能看出美国对于所谓盟国的关系是“蛮横霸道”的!并且,美国在这些“盟国”都有驻军,这就更加说明了所谓“盟国”根本就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完全被美国控制,美国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也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所以,连国防都受美国保护的国家,美国也就不怕与这些国家关系变坏!


对于美国国内政治来说,美国对外打贸易战是特朗普提高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威望,近期内为“中期选举”稳定自己的“基本盘”,长期是为了第二个任期做好准备!而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具体相关项目,都是美国传统行业,而这些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如果不打贸易战,不将外国商品抵挡在外 那么特朗普会食言的!不兑现竞选承诺,不给予这些产业工人想要的东西……他很难过中期选举这一关!所以,特朗普的贸易战必须要打,也能获得这些产业工人的支持!
这张美国工业地带的严重衰退图,特朗普是知道的。

美国传统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已经降到了二战以来的最低点!这个问题源自1990年代中期的“网络经济”兴起,与网络相关的产业和金融行业包括金融衍生行业的兴起,这类工作环境体面、工资高的行业也将美国带入了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不赚钱传统行业的衰落!而美国利用资本的力量将这些传统行业移到了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但美国这样工业化国家的工业需要门类齐全,产业空洞化会使美国从根本上的衰落!所以,作为特朗普这类的“经历过火红年代的老派商人”而言是不允许美国没了钢铁、没了汽车……不论是为了保住选举的“蓝领阶级的基本盘”,还是扭转工业衰退,特朗普必须要将外国产品撵出美国!美国传统工业实质上是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国要是丢失了这些,美国也就没有资格成为世界霸主了!就算是金融资本,军事实力的强大也是由强大工业为支撑的!这一点美国也非常明白!

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美国就必须要打贸易战,并且是制造业回归美国,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永保霸权。


皇家橡树1972


即便从美国的角度看,贸易战狂潮,也是战术上有道理,战略上错了。这其实也是美国的悲哀,曾经以战略研究著称的国家,随着布热津斯基等人的离世,已经没什么大的战略家了。本世纪以来,可以说在战略上屡屡出错。


之所以说战术正确,是因为美国想要改变贸易逆差(特朗普口中的不公平的贸易),需要对相关国家施加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劝说、施压不成,发动贸易战也是一个选项,尽管不是很好的选项。这也是特朗普在国内得到较大支持的原因。从政治上说,因为贸易战的缘故,特朗普政府也确实可以因此赢得一些可能获益的利益集团及选民的支持,对其中期选举有益。


但在战略上,这实在是昏招。一方面,美国已经不是2001年以前的美国了,这些年无论是反恐,还是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对美国消耗极大,加上金融危机,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元气,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的,更多的是来自中国等国的支持与合作,而不是对峙与冲突甚至贸易战。这完全不利于美国的战略恢复。要知道,汉朝初年还要搞休养生息呢,何况从一系列麻烦中复原中的美国?

另一方面,当今的国际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中国与俄罗斯的崛起,让美国心惊,但也多少有些无奈。美国已经不是9.11前那个可以呼风唤雨的超级大国了。现在可以制衡他的力量多了,也强了。这种情况下,冒然发动贸易战,可谓不明智,也不理智。可惜了美国,在最需要冷静的时候,摊上了最不冷静的总统特朗普,在需要更多合作的时候,迎来了特别善于搞乱关系的特朗普……而这也是全球的悲哀,因为,毛衣战中,没有赢家。


社科院张国庆


特朗普做的这些,奥巴马时期就开始了,只是特朗普的手段更决绝果断,或者说是下一步险棋,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抵御国外产品对本土企业的冲击,从而提升本土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让这个企业能雇佣更多的工人,并不断吸引更多外资进入美国开厂招人生产,这就是所谓“制造业回流”。我们著名的福耀玻璃在美国就设厂生产,美国除了人工成本贵,其他土地水电税收什么的相对便宜些。

不过吐槽一下,和其他西方国家差不多,发达国家的人懒了,过分追求劳工权力,劳动效率不高,还各种闹,只是美国要好一些,英法等国的工人阶级更厉害一些,所以很多企业也不高兴在本土招人,情愿到海外投资生产,因为本土的劳工养不起也惹不起。欧美失业率一直很高,这个有相当部分还得怪工人阶级变刁了。

贸易战说白了就是各种借口限制国外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不管是各种反倾销调查还是加征关税、或者是设定某些产品的进口配额,都是要让你知难而退,特朗普狠就狠在一股脑把大棒打在全世界的身上,进行无差别的加征关税,即使全世界都反对,特朗普都义无反顾,坚决进行到底,可以说不管是贸易谈判还是所谓豁免,都是障眼法,美国只要准备好,就全面启动贸易战。

虽然有些人觉得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只是他勒索全世界的一个借口和手段,关键还是捞好处,个人觉得不是,这是特朗普的一次大招,当然从他的任期和眼界来看,他也没办法去想的更长远,他能做的就是救急,强行启动贸易战,用短平快的手法快速解决美国“产业空心化”的根本问题。

于是,我们看到了,特朗普上台后,首先就是提出了“美国优先”,他提高美元的利率,促进美元回流,加大减税力度,强化贸易保护,这些都是为了保护并发展美国的制造业,从而为美国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整体加强美国的工业实力,毕竟现在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是美国的1.5倍,再眼高的美国政客也坐不住了。

由于之前几十年的中低端产业逐渐迁往第三世界国家,美国现在只有一些更赚钱的金融服务业、互联网、高精尖生物产业、高端科技军工设备制造等产业类型,而这些产品需要雇佣的人是少之又少,特朗普急切的希望促进制造业回流,来充实美国的工业。

只是,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全世界已经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即使美国短期的贸易保护对促进国内产生积极效果,但损害的是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和美国人的福利,尤其是那些被保护的美国企业,美国人也必然要承担这些企业的更高价格和更低效率,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


云中史记


美国现在同时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出现贸易纠纷,令吃瓜群众百思不解。国际舆论界普遍认为,美国树敌过多,最终必然自食其果。此乃缺乏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常识,缺乏对美国孤立主义的了解。

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对于美国的贸易,大都处于顺差状态。言下之意就是主要工业国产品大都出口美国市场,以获取外汇盈余。与此相反,美国却成为此类贸易的逆差国家,属于吃亏的一方,所以对此极不平衡。北约国家的军费开支,以及日本韩国的安全保障经费,主要都由美国承担。

这也是美国近年来经济国力衰退的原因之一,亦是美国国内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回潮的重要原因。何况欧洲以及日韩的国家安全,在美国的保护伞之下。美国向全球开战贸易,某种程度就是要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美国国内来看,特朗普发起的“四面出击”,得到共和、民主两党的支持,在美国国会,极端派议员甚至试图推翻特朗普当局和中兴的和解协议。由此可见,特普朗的决定,得到举国上下的支持。当初美国倡导的牵头的全球化以及WTO,已经面临极大的危机,有分崩离析的可能,逆全球化的威胁日趋严重。

孤立主义,是美国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美国孤立主义政策是华盛顿在其总统任满后发表的《告别词》中提出来的。“美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美国能推行一条独特的外交路线。”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美国的领导人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政策。

对于欧洲以及日韩来说,如果美军减少驻扎兵力,势必增加其军费开支。两害相比取其轻,欧盟日本与美国妥协的概率较大,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各让一步,从而到相对的平衡。

毕竟与全球开战,美国承担的系统性风险较大,属于剑走偏锋之道,乃无限风光在险峰。恩威并施,极限施压,最终妥协,乃美国的国家经济战略。

欢迎批评指正,顺祝父亲节快乐!端午节安康!


陆燕青


美国精于战略谋划,其最首要的是要确保其全球霸权地位,为此,能协商就协商,不能协商就争斗,和平和战争都是美国维护霸权的工具,和平若维护不了其地位,那战争就随之而来,没有丝毫犹豫。

特朗普上台前,美国虽然高科牛气哄哄,但是其制造业空心化,要知道高科虽霸气,但是不当饭吃,能以高科这么烧脑为职业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还需要一般科技的制造业为生,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更需要去工厂去赚取生活费。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就意味着占美国大多数的制造业从业者没有饭吃,社会也就趋于不稳定,特朗普上台后,大力推进制造业回流。而加强关税,制裁他国企业等措施,我们在道德批判之后,也要看到其实这正是促进美国本土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真正实现制造业实心化之后,美国经济必然会出现高科加制造业“比翼双飞”的局面,经济会更进一步发展,也更健康,不仅特朗普地位稳固,也巩固了其超级大国地位。政治上,对美国政外交都有利。至于国际上的道德批判虽然激烈,但是也就仅仅止步于此,谁能拿美国有办法。

经济上,确实美国损失也不少,但是人家美国是全球第一,损失的那些可以承受,但别的国家受得了吗?大国还好,一般国家哪受得了,早趴下服软了。即使大国受得了,损失也比美国大。上面已经说了,看似美国有损失,但是利于其制造业再崛起,对美国经济上也不完全是坏事。而对别的国家主要就是坏消息了,会影响崛起步伐,这就是美国最想看到的,美国发动贸易战,美国肯定知道自己受伤,但是为了让对手伤得更重,让对手无法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目的达到的话,美国只赚不赔。而且,一旦稳固的霸权地位,之前的损失不仅值得,而且还会让贸易战失败的那些国家补回来。综合看来,此时此刻贸易战,对美国是一个“有一害但更有百利”的政策。


北玄武



美国到处打贸易战,从美国角度来看,如果对方不还手,那美国肯定是利,但如果对手同样还以颜色,基本上是毁人一万,自损八千,似乎也有点得不偿失。

现在来看,美国打贸易战,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某一国对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之中,美国通过贸易战,来缩小双方之前的贸易逆差,达到贸易再平衡状态。因为美国已经看出来,通过美元长期贬值,不能让美国的出口有多大改变,现在正试图通过贸易战,来缩小美国与中国、欧洲、日本等国之是的贸易逆差。

二是,贸易战再遇到美联储加息,就是通过这样的高压手段,把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都逼出来,流向美国本土,促进美国投资。美国政府现在也知道投资的重要性,但是仅靠基础建设投资,美国政府的债务率又太高,只能希望外资的流入,特别是美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资金回归,这样可促进投资,改善就业。

三是通过打贸易战,防止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外流,防止中国等国的制造业崛起。原因很简单,如果让中国的企业到美国去并购高科技企业,或者允许中国企业购买美国企业的高新科技,那么到2025年中国制造将崛起,可能与美国制造业分庭抗礼,为了将中国制造的扼杀在目前阶段,美国政府采取的是放眼长远未来的考虑。

四,美国中期选择要来了,特朗普要想在参众两院获得国会议员的支持,恐怕只能是标榜他本人在贸易上喜欢搞单赢。与贸易伙伴大搞摩擦,这样就体现出特朗普为了美国的就业和出口,不惜与全球各经济体为敌,这样特朗普的支持率会大幅提升,他可能在中期选举中继续获得较高的民众支持率,并且有望获得下一届总统的连任。


不执著财经


北京时间周四早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加征钢铝关税,并于6月1日生效。继针对中国而在贸易领域实行强硬政策后,特朗普开始了“无差别攻击”,对传统盟友挥舞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这些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无疑只会招致盟友的怒火。欧盟、加拿大与墨西哥都已发声,表示不会屈服,并将报复。美国及其传统盟友正处于全面贸易摩擦的边缘。

特朗普用其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在竞选时的口号,“美国优先”并不是一句空话。在特朗普眼中,只要美国在双边贸易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不利地位有可能是真实的,但也有可能是特朗普臆想出来的——无论对手是谁都应该采取措施逼迫其就范,这与是否是美国盟友无关。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秩序行为证明了两件事情:美国依然强大,其实力依然足以支撑发起对规则的直接挑战,并应对由这些挑战激起的多方反弹;美国也没有那么强大了,至少美国不得不正视其他国家的“威胁”,并不惜以开罪盟友为代价采取激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美国自己选择站在了全面贸易摩擦的边缘,无论对美国自身还是世界经济来说,都是危险的。贸易摩擦无疑将给美国相关产业带来动荡,美国金属行业的代表也表示失望。美国金属制造商和用户联盟的保罗·纳桑森说:“不要犯错:限制美国的原材料供应,并对来自最亲密的贸易伙伴的进口征收关税,美国制造商将直接受到伤害。”我们不从中国购买钢铁和铝,我们从盟国那里购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家查德·鲍恩(Chad Bown)说。去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钢铝总量最大,价值124亿美元,欧盟位列第二,亦有77亿美元贸易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从这之后全球股市的重挫便可见一斑。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0.08点(0.89%)至24,447.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0.96点(0.40%)至2,713.0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45点(0.01%)至7,462.00点。欧洲股市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下跌0.49%。(数据来源于商务部官网)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美国将自己与大部分盟友对立起来的行为无疑会使得其经营多年的盟友关系受到严重损害。此次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反应速度之快,态度之强硬,前所未有。这也表明,即使拥有长期友好的传统及建立在共同价值观之上的互信基础,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也会分道扬镳。虽然这次波折并不会影响欧美、美日关系大局,但不愉快的经历仍将给盟友关系投下阴影。而在长期战略,尤其是对中国的遏制上,美国需要盟友的协调一致,此时选择对盟友出手,为今后的世界局势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四处开战在客观上有利于缓解自身承受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借机增进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在之前经历困难或不确定性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近期中印关系的改善以及默克尔访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面对美国对现有机制的挑战,中国应继续扮演秩序的坚定维护者的角色。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目前最有可能遏制美国企图的经济体。积极维护现有机制可以满足其他国家对中国的预期,从而以相对温和的方式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国际影响力。


陈定定教授


最近,美国不仅仅和中国开始了贸易战,和欧洲各国的贸易战也开始了,连土耳其总统也要对美国仅几亿美金的商品增加关税!


刚开始中美刚开始发动贸易战的时候,我以为是仅仅针对我们中国,现在和全世界都开始了贸易战,看来特朗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破之前的多边协议,重新洗牌,减少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逆差,奉行美国优先原则!

我们知道,二战之后,美元取代了英镑,和黄金挂钩,正式确立了美元的金本位思想,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直到1971年,货币森林顿体系瓦解,但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说服了沙特,所有的石油出口都用美元结算,作为回报,美国出售给沙特军工产品,这样美元石油经济形成,这也是美元霸权地位的由来。


自从二战之后,美国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国外,这些年来,美国的的产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但是美国的GDP支撑主要来自于金融业和高端制造业,特朗普上台后,实行一系列的投资政策,目的就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

但是这么多年,美国人民享受着超低的物件水平,很大原因就是进口世界各国廉价的制造品,虽然一直是贸易逆差,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好事。一旦贸易战开打,美国的进口商品会上涨,这样不利于普通老百姓。


从长期来看,一旦美国改变了贸易逆差的局面,我认为美元霸权的地位会一点点被消弱,最后瓦解。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让美国自己占了,本来他们有铸币权,每年还有铸币税,其它国家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贸,而美国的GDP来自于内需,再说,其它国家挣得美金很多都购买了美国的国债,一旦其他国家外汇储备减少了,甚至贸易逆差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就危险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椰子熟了


美国发动1:N的贸易战,最终结果是“都输”,但美国输得更惨。


第一,美国再强大,但还没有到想打谁就打谁的地步,而且美国正在走向衰落。尤其是美国发动这场世界贸易战,是与世界各国为敌,这是兵家大忌,美国岂能胜利?


第二,美国发动贸易战,本质上是贸易霸凌主义,是“美国优先”思想作祟,是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做法,是关起门来搞“自给自足”,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格格不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美国逆潮流而动、逆潮流而行,焉有不败之理?


第三,美国发动贸易战,已经引起美国国内严重不安:美国的农业部门、前美联储主席、美国企业及其工人等严重不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道理谁都懂,而且美国吃过这个苦头,这是第二次跳进同一条河流,可是特朗普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四,美国发动贸易战,已经遭到很多国家和组织的反制。俄罗斯、欧盟、印度、土耳其、加拿大等国家和组织,已经与美国针锋相对。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美国1:N,必定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