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淫书的《西厢》,却诠释了一种最理想的爱情?

金圣叹点评:“人说《西厢》是淫书,他止为中间有一事耳。”

这一事便是:“打扮得身子儿乍,准备来云雨会巫峡”

“ 刘阮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嫩蕊娇香蝶恣采。你半推半就,我又惊又爱。檀口搵香腮。”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爱情故事,却鲜有人知道,其实它有两种结局。这个故事就是《西厢记》。

《西厢记》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因为生不逢时,也曾是收割了一大批流量的禁书.在《西厢记》诞生的那个年代,爱情还是不允许“浪漫”的,爱情更多是“婚姻”和“礼教”的对立面。所以,人们压抑住内心的冲动,绝口不提这两个字。如果一位像王实甫这样的作家,将这样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写出来,那必然是要被禁掉的。

《西厢记》火爆的背后,除了因为是禁书,还有不为人知的两面。一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二是其实它有两种结局。

这个故事中其实有两位女主角,一个是大女主崔莺莺,一个是小女主红娘。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西厢记》,我对作者王实甫都是佩服的,他写出了一种在那个年代从女性视角去阐释爱情的新鲜感。放到现在来看,崔莺莺和红娘在面对爱情的时候,甚至是有点酷的,她们应该就是她们那个时代的 cool girl(酷女孩)。她们对爱情的态度是鲜明的,她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崔莺莺生于大户人家,她读过书,她对与张生之间的感情,除了爱情还有什么更具现实意义的东西吗?也许有吧。红娘是崔莺莺的丫鬟,她对主人与情郎之间的感情,或者干脆对情郎张生本人,除了现实意义之外有爱情的成分吗?也许有吧。她们对爱情的态度和看法都结合了她们自身的身份和需求。

但,无论是哪一种,在那样一个时代,对于自己的情感有如此独立的视角和看法,还是颇令人惊叹的。同时,在情感被过分压抑的年代,我相信最让他们快乐的,应该还是爱情本身,即便虚无。反观在号称情感解放的现代,不掺杂质的淳朴爱情竟然愈发难得。人们往往把爱情和物质捆绑在一起,更多的结果,是只能得其一,未得到的,便总在心中骚动;或者贪心不足去强求,最后一个都得不到,更加怨怼生活。虽然年年有春日,可是人生的春天又能有多少?逢此春暖花开,我们还是畅想些美好的事物好了,比如谈一场不具任何现实意义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