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世奎、王维贤、田英章、田蕴章,天津100年来绕不开的楷书名家

天津100年来的楷书书法简史,这个标题有点儿野心。但“书画圈”自觉知识储备不足以完整地论述这个宏大的主题,仅能以现有的资料,走马观花地选出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楷书名家,大略地勾勒出百年来,天津楷书流变的风貌。

楷书,作为常见的书法体式,古今以来,多数大家都能提笔写之,但能将楷书写出自己的风貌、当成自己的专长,这样的书法家还是不多见的。而许多书画名家,并没将楷书当作他的主要攻克对象,也就难以成为“楷书名家”了。

好在,100年来,天津有多位成熟的楷书名家,他们的存在,在很大的力度上,影响了当地楷书的流变样式。因此,“书画圈”以为,能将本文中几位天津出生的楷书名家吃透、了解透,也就大抵上理解了天津地区的楷书书法面貌!我们试着以时间为轨迹,了解一下当地楷书的变化及发展!

第一时期,以王维贤、陈益椿为代表的欧体楷书名家。因为没有准确的时间表,王维贤、陈益椿和华世奎,谁长谁幼尚不能确定,只好暂时把他们列在最前。

王、陈二人不约而同地把欧体楷书都练到了极为精深的地步,在仿写欧阳询楷书体上,他们基本保留了欧公风貌,但整体略显呆板,有受“管阁体”影响的直觉。

几十年之后,天津后学者,田英章、田蕴章兄弟在初学书法时,先后学习过二人的风貌,王维贤也被赞为“天津欧楷第一高手”!

也正是在王、陈的努力下,天津形成了第一次欧体楷书学习潮流,成为一种时尚,曾风靡一时。

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以华世奎为代表的一批遗老书法家,在欧楷的重围中,展现独特的个性,将自己的颜体楷书流传于世。

华世奎青年时期在京城当官,之后在天津购置房产,因为家资丰厚、书法功底精湛、社会影响力广泛,文从沈梦以为,他的华体楷书似乎并不落下风。在他的圈子中,有一大批能书能画的书法名家,像严修、赵元礼,孟广慧等皆是四体精通之名流,这种影响力似乎比上面提到的两位欧体书法家还要大。

但就客观意义上而言,也只有华世奎颜体楷书写出了味道,在天津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此后的数十年间,天津地区依旧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名家,但论及楷书大家,似乎很难提出其中一二。像耿仲敭、黄寿昌等都和前辈几位书法家有着渊源,不能自成一派,影响力有限。

在千呼万唤之中、在时代的期盼下,生于书香门第的田蕴章、田英章兄弟自19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继而在楷书方面深入挖掘,成为当代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楷书名家。其中,田英章因为醉心于市场化出版、包装、教学等,而有了在全国至高无上的影响力。

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他的徒弟、以及徒弟的徒弟,现在约有好几万(估计)人了吧……

由于田氏兄弟的努力,欧体楷书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的楷书主流,这未尝不是好事儿,但过于呆板化的流水线教育模式,也成为行家攻击的主要着眼点!

以上,大约就是天津地区百年来的楷书简史,如有不妥不足,敬请网友指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