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大师邢金萼、宗东海《洛阳令》珍贵音频资料,老腔老调真好听

半个世纪前,河南剧作家路继贤和他的同志们,根据《后汉书·董宣传》编写出了《洛阳令》剧本,并于1960年由洛阳市曲剧团首演。当年导演是安景智、任岸君、邢金萼。邢金萼饰董宣,郭风娥饰湖阳公主,宗东海饰光武帝。音乐设计吕现争、刘鸿章、张三夫。舞台美术设计任岸君、胡君州、王贤。当年曾轰动洛阳,1963年剧团赴西安、兰州等地演出。1979年获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戏剧献礼演出大会创作二等奖。剧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有存。今天仍是洛阳曲剧院的保留剧目,经常见演出。

当年演出《洛阳令》时,邢金萼正处于艺术的上升时期,你看剧照还很年轻。可是于1981年春在市工人文化宫演出新编历史剧目《齐王纳谏》时,他突发脑溢血,晕倒在舞台上,虽经医院抢救后虽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从此不得不离开了舞台。请注意他1927年5月出生,那年他才54岁,按现在说法刚进入中年,正是出戏的年华。洛阳人民没有忘记他,当谈到《洛阳令》《屈原》等戏时,无不想到了邢金萼,无不为他的敬业而执着的精神而赞叹不已!

他解放前正式拜曲剧早期名演员孙三耀为师后,先随师在《三娘教子》里扮小东人,在《天河配》里扮牛郎,又学会了《花厅会》里的小生高文举。1948年春洛阳解放,他随孙三耀等参加解放军某部文工团,转战方城、南阳一带,后又回洛阳参加农民曲剧社,啥角都演,非常全面。

他在《曹庄杀妻》扮演曹庄,他在《闹渭州》里扮鲁智深(武花脸),在《狮子楼》里扮演武松(武生),在《送京娘》里演赵匡胤(红生),在《梁红玉》里演韩世忠(老生),又在大型连台本戏《呼延庆打擂》里演呼延庆(武生),他也因此正式走上扮演须生、武生“两肩挑”之路。

1956年,文化部举办全国戏曲演员讲习班,他有幸听到京剧大师、麒派创始人周信芳讲课,受到周信芳的指教,就把京剧《追韩信》借鉴到曲剧舞台上,又把《徐策跑城》的表演程式运用在曲剧《齐庄公之死》里。他还根据周信芳的演唱风格,排演了《哭洪堂》、《斩经堂》、《搜孤救孤》等京剧剧目。观众看了,都说他简直是洛阳曲剧的“麒派老生”。

本文欣赏他的代表作《洛阳令》,他饰演宁死不低头的“强项令”董宣(老生),扮相是那样干净漂亮,唱腔是那样苍凉大气,主人公的堂堂正气、磊落风范,被他渲染得满堂生辉。我当年看他的戏,给我的印象是,他会唱、会演,但要说他的嗓音条件并不十分好,初听沙沙的,甚至有些嘶哑,但越听越有味,最后会让你入迷!

下面这一组老照片可是有年代了,还是黑白的。单从照片下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郭凤娥、马金婵、高桂芝、李振乾、尹金圈、马宝贞、马德山、张清华、王爱华等一批名家,及包括琴师刘鸿章、音乐创作吕现争、贾士杰、席景贤等幕后人员,都还在洛阳曲剧团,可谓人才济济,名角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