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投康养杯”山西省离退休干部书法摄影展将开幕

凝心聚力新时代 激昂奋进新征程

写在“我与改革开放40年——‘山投康养杯’山西省离退休干部书法摄影展”开幕之际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曾经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辉煌成就,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世界列强给中华民族强加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无数优秀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经历了激烈而又痛苦的战斗与牺牲,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正义最终驱散了阴霾,迎来了光明与胜利。1949年,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向全世界表达出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8年,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经过了一系列的艰难探索后,开始尝试以一种更为开放而自信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国家,开始书写“春天的故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激烈碰撞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自己的坚实步伐踏响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时代强音。

40年来,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从农村改革起步,不断拓展到城市改革、企业改革、市场改革、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我国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每一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受益者,人们的吃、穿、住、用、行,以及医疗、教育、权益保障、精神文化获得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穿衣,再不是简单的中山服、大襟袄,也不是单一的黑蓝灰,而是变成了款式多样的时装、五彩缤纷的色调。吃饭,从吃不饱到餐桌上的饭菜天天像过年一般丰盛,再不是吃饱的问题,而是讲究健康与营养。住房,从土窑洞到大瓦房,从大院平房到高楼大厦,从烧煤球到“一按一转一响”就能喷出火苗的清洁能源。交通,从步行、马车到私家汽车,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飞机高铁动车,一日万里已经变为现实。通讯,从写信、拍电报到智能手机,触摸之间即可“面对面”交谈,让亲情近在咫尺。精神文化,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创造等为精髓的文化产品不断推出,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传播着无尽的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国富民强的宏伟蓝图,更激发了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潮,在城市、乡村……处处涌现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人场景。

40年来,经过几代老干部工作者、老龄工作者辛勤努力的工作,老干部工作和老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得到了更加完善的修订,老年人的各项待遇落到了实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惠及老年人的政策一样一样都得到具体实施。

为了展示全社会老年人对改革开放的深层次记忆,展示新时代老年人的风采,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文化馆协办,文旅·山投康养集团、《老友导报》社承办的“我与改革开放40年——‘山投康养杯’全省离退休干部书法摄影展”将于9月17日正式开展。

展出的400多幅书法、摄影作品是经过全省各市和省直单位层层精选报送的,本报今日特推出专号,从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一份文化大餐。老同志们精心创作的这些作品,多层次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变迁,能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回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保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