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未必真豪杰——《水浒》中的英雄为什么以不近女色为荣?

以中国封建社会商业文明达到顶峰的赵宋王朝,催生了柳永的风花雪月,张扬了苏轼的大江东去,高唱了陆游的铁马冰河,就连一介女流李清照都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女汉子情怀,更兼有千古奇书《金瓶梅》的柳暗花明,这应该是一个刚柔相济、男女相得的丰满世界,但所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一个无情世界:男人中的英雄不近女色,只有那些歪瓜裂枣诸如矮脚虎王英、小霸王周通好色之徒才拈花惹草……

看看《水浒》里最有英雄气概的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和阮氏三雄等人,从来就没有表现出对女色的兴趣。娶妻过活的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病关索杨雄等人,成天不是忙于应酬,就是喜好舞枪弄棒,或是呼朋引伴喝酒吃肉一醉方休,只剩得各人家里的美色娇娘寂寞难耐,终于红杏出墙招来奸夫淫郎,演绎出了挖心剖肝的骇人惨剧,流传给我们的是看得热血沸腾的血色浪漫。

真实的宋朝是这样吗?恐怕不是!

原因在哪里呢?

一则中国历史的固有偏见塑造了这一大家偏爱的现象。首先是大丈夫类的“兄弟似手足,女人如衣服”盛行一时,这就有了很多所谓豪杰超凡举动,最有名的当属历史上饱受争议的唐朝“张巡杀妻”。说的是安史之乱叛军攻城守将张巡杀妻自卫的事。据《旧唐书》记载:“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虑将有变。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坐视危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还有就是《三国演义》里刘安杀妻给刘备果腹的桥段。其次是“女人是祸水”论的至今不衰论断,这就有了水浒里妇女非淫即盗、可有可无陪衬的其间点缀。

二则是《水浒》成书于有清一代,其间历经元明战乱,民间口口相传加工早已没有了赵宋文明的内核底蕴,大多应该是后世江湖形态、生灵涂炭、民众流离的真实映射。

这样的水浒世界人物形象鲜明、剧情引人入胜,但却失真了英雄,辱没了女性,我们宁愿不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