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之后,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自荐的故事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了:秦赵长平之战之后,赵军被坑杀四十万,损失惨重。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不敌,赵孝成王派遣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当时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门客赴楚国,已经征集十九名,尚缺一人,此时毛遂作为平原君的门客挺身而出,但当时平原君对这个默默无闻的门客是很看不起的,并且反问毛遂:“先生来赵国几年了?”毛遂答“三年”。平原君听后并没有对毛遂的勇气叹服,反而这么说“先生要是真的有圣贤一样的才华的话,早就锋芒毕露了,你来我们赵国三年,还没有成名,可以说是你没有才能了。”毛遂并没有为此而气馁,反而以“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这句话赢得了平原君的尊重。之后平原君带毛遂入楚,之后毛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二十名门客之中脱颖而出,促使了赵楚合纵,为赵国求来了援军。逼迫秦军退兵。此事令平原君对其刮目相看,也令毛遂声名鹊起。

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燕国派大将栗腹率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力荐毛遂担任赵军主帅,赵王也为了显示自己唯才是用,求贤若渴,下令毛遂领兵抵抗燕军。毛遂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率领赵军在昌都与燕军决战,但是谁知道,在楚国朝堂尽显威风的毛遂并不是领军打仗的材料,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大败,丢盔弃甲,作为赵军统帅的毛遂此时也羞愧难当,拔剑自刎。

作者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扬长避短,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慢慢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