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隶书集字」灯影斜摇书案侧,雨声频滴曲栏边

曹全碑集字

《再生缘》卷首词

【清】陈端生

闺帏无事小窗前,秋夜初寒转未眠。

灯影斜摇书案侧,雨声频滴曲栏边。

闲拈新诗难成句,略检微词可作篇。

今夜安闲权自适,聊将彩笔写良缘。

看到这首诗,其实只因为我也如诗句中所写的秋夜未眠,也凭着倚窗的书案,也正想着可成篇的微词。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陈端生,也不知道《再生缘》。而当我因这句子而欣然去了解的时候,就觉得,这诗句背后的人和事,便是秋夜那频滴的夜雨!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秋,一位18岁的闺中少女,在秋夜的微寒里,在窗畔的几案前,伴着摇曳的灯光和断续的雨声,文思如潮,挥毫成篇,开始书写《再生缘》,我想,当时的陈端生,应该是一腔小女子的娇俏,一腔“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

历时不足3年,共写了16卷,60余万字,本是闺阁戏作,结果却是“惟是此书知者久,浙江一省遍相传”,我想这位才情不凡的少女一定很有几分欣喜和雀跃的,一定想写完这部清词丽句的作品,继续自己的青春梦想。

硬笔练习

然而,异变突起,祖父去世,母亲病故,服丧期满嫁给淮南范秋塘后,丈夫又“以科场事为人牵累谪戍“。当年的安闲少女突然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煎熬,不得不缀笔。

12年后,当陈端生在亲友的劝说下“重翻旧稿增新稿,再理长篇续短篇“时。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初写时的安闲自适,少女情怀,早已暗换成了满腹酸辛,字字血泪!“殊非是,拈毫弄墨旧时心。”

虽是心力交瘁,愁思万缕,端生还怀着续成全书的梦想, 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久之后,端生就撒手人寰,巨著未能完成,只好“笔下遗留未了缘”。

不过,这秋夜灯影摇曳里提笔的女子,到底凭借她的清词丽句,惊艳了秋光和时光!

汉翔开学季报名进行中,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