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亮出生动“样本”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

青岛西海岸新区

坚持因地制宜探寻强村富民之路

一批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园区

成为创富、带富“先行军”

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打头阵

走进新区乡村振兴之路

“我骄傲”大声喊出来!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镇街

依托各自地理位置和资源实际

着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作为小城市试点镇,泊里镇依托地铁站口等优势资源实施易地扶贫,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试点。该镇积极引进燃料电池商用车生产线,推进“氢能产业小镇”规划建设。

引进万科、北大燕园优势资源,合作开发城市酒店及商务综合体项目。与山东富春江综合农业开发集团合作,打造“菜园-精品菜篮子”,重点向董家口港区、产业区内的企业配送净菜产品。与袁隆平院士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依托红石洼、岚上洼、菜园洼三大洼区,发展海水稻种植产业。

利用港区尚未占用的560亩已搬迁村土地,规划建设“席高粱”“绿化苗木”等特色农业园区。

大村镇着力培植主导产业,让全镇4万名骨干农民能者有劳、劳者能富。


该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突出壮大芳香、芝菌两大主导产业,推动“菌药茶花果畜”等产业“扩一接二带三”。

联合青岛标准化研究院,建立全域产业标准和技术导则,畅通产业农民入链、补链和增链渠道,实现三年新增规模经营3万亩以上、新增1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

藏马山开发建设是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是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聚宝盆。作为藏马山主战场的藏南镇,立足全域统筹,着力打造“北中南”三大项目片区。


在北部打造藏马山康养产业核心区,逐步推进村庄整体搬迁,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农村示范社区,进而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城。



在中部打造特色小镇休闲商贸区,构建起藏南休闲商贸小镇的大框架,带动中部8个村庄发展。在南部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区,大力实施土地规模化流转,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打造观光农业产业区。



琅琊台管区王家台后村东临龙湾、南靠琅琊台,海岸线长2.7公里。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该村做大做强特色“渔家宴民宿”。

近年来,该村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完善了旅游景区软硬件建设,推出了以“千人渔家长桌宴”为重头戏的“嗨海季”系列活动,承接了欧盟音乐节分会场;引进了投资2.2亿元的龙湾温泉度假项目,补齐了产业短板,促进了民宿产业的发展。

2017年,全村渔家宴户达到96户,占全村总户数46%,床位3600余张,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000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

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又名达尼画家村,是个远近闻名的“油画村”。

村庄加大招商引资,汇聚了绿泽画院、泽丰文化生态园、墨泽文化创意等9家文化旅游公司和山川画廊、大地画廊等10家画室。



同时引进了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画·荷畔”精品民宿等项目,文化产业年产值过亿元,旅游年营业收入300多万元。2017年,村集体收入1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600元。

宝山镇大陡崖村因多为山岭薄地,水系欠缺,自然资源比较匮乏,村庄面临集体收入薄弱、村民增收困难。


宝山镇党委政府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引导村两委班子从产业发展富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拓宽村庄发展路径。



引进了青岛宏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联通光纤生产线项目,实现2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后续将在村口建设1600平方米厂房,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投产后用工100人以上,每位村民人均增收3万元左右。

拟引进蓝莓种植项目,流转约600亩的耕地、林地,预计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50万元以上,并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镇里还为村庄争取资金62万元,修建大口井及配套高位水池,解决农业灌溉问题。



成立于2012年的佳沃蓝莓科研示范基地是西海岸新区的现代农业龙头园区、示范园区。



目前,基地建有1.8万平方米的蓝莓组培和研发中心,年育苗能力3000万株,育苗年收入3000多万元,全国50%以上的蓝莓种苗出自该基地。这个基地在新区种植蓝莓2万亩,丰产期亩产平均1000公斤,每亩收入12-15万元。引进了国内首条全自动化蓝莓生产线,年深加工能力6000吨,年销售额过亿元。



依托佳沃蓝莓精品示范园,该基地大力发展休闲采摘、乡村旅游。在基地的带动下,带动了近万名农民村头就业,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万多元,促进了农民生活富裕、集体经济增收。

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园成立于2015年,总占地面积180亩,是青岛地区现代农业园区的标杆之作。

园区建设了占地3.5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这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智能温室。



利用这个智能温室,园区开展蔬菜生产、加工、育种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交易、农业科技培训等业务。



2017年生产高品质蔬菜190万公斤,产值4500余万元,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先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园区。成功获选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蔬菜专供基地,提供了8个品种13.2吨蔬菜。

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努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新区乡村振兴亮出生动“样本”

期待一个更加现代又特色的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