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只有3亿人,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消费市场是如何崛起的?

心若有情


美国人的消费

发达国家服务型消费为主,发展中国家实物消费为主。

美国GDP19.3万亿美元。GDP可以用全国消费总额加固定资产投资加进出口顺差三驾马车来表示。

消费有个人消费和国家消费,其中美国个人消费总额有13万亿美元,占GDp的百分之六十七,占比很高。经测算13万亿中,实物消费占4万亿,服务消费9万亿美元,包含金融、法律服务,医疗、教育,体育娱乐活动等。

中国目前GDP12万亿美元,消费一块占56%,达6.7万亿,由于中国家庭偏重实物消费,结婚需有房有车,出门名牌服装包包,据测算实物消费差不多4万亿美元,同美国接近。

中国人口是美国4.3倍,就是说一个美国人每年实物消费品价值相当4

个中国人的物品价值。

美国人汽车、家俱、电器更新快,实物消费多,且美国人喜欢购买枪支古玩等。

2014年美国劳动部统计,美国人税前年收入平均66877美元,税后收入53495美元。其中各项消费:

1,住房:11798美元(或房贷,房租,维修);

2,食品:在家4000,外餐2800,计6800美元;

3,服装及相关服务:1786美元;

4,交通(含燃油、保俭、保养): 9073美元;

5,医疗:4290美元;

6,娱乐: 2728美元;

7,教育和个人护理:3548美元;

8,保险养老:5726美元;

9,捐款:1788美元。

年终给余6000美元。


张佐靖


只能说,常识很重要。

什么叫美国只有3亿多人口?!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9月14日,全球 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77,908,055人,其中中国以 1,394,102,196 人位居第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 1,354,051,854 人位居地球第二。

排名第三的,就是美国,美国人口是326766748人。

全球第三大人口,叫“只有3亿多”,确定不是逗逼么?

人口排名全球第三,这是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美国只有5000万、或者1亿人口,就不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必然。

然后美国经济发达。

人口是全球第三,保证了美国基本的消费规模。经济发达,保证了美国人有钱消费。

2017年,美国GDP世界第一,比是世界第二+世界第三的和还多。GDP只是说明国家有钱,但美国是典型的藏富于民。2017年,世界各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美国以人均收入5.7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6.1万,排名世界第五。有钱了不花拿来干嘛?这是第二个因素。而对于印度这样,人口数量远远超过美国的国家,老百姓没钱,你叫他怎么消费?

第三是,美国人敢于消费。

因为美国有完善的医保、社保、教育体系,老百姓赚钱之后就花掉,不用担心因病致贫,不用担心上不起学,不要担心住不起房。穷人医疗政府买单,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1%。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社区大学的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的1/30。为确保条件具备并且愿意读书的孩子能读大学,政丵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美国有专门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救助系统,为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

美国医疗制度的着重点是,对任何危及生命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钱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最后,美国的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是建立在美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上学、就医、失业都有保障,那么赚钱就花、借钱来花,当然可以生根落地。因为没有后顾之忧。

美国人早早的就养成了提前消费的习惯,没钱也要消费,何况他们有钱、有保障。世界上信用卡持有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美国人均持有2.9张信用卡。信用卡干什么用的,就是当你没钱时可以随时借钱的一个金融工具。

人口够多——3个多亿;收入够高——5万多美元;保障够好——不要担心教育、医疗、住房;观念够潮——借钱也要消费,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理所当然。

或者说,比我人多的没我有钱;比我钱多的没我人多;比我保障更好的,人比我少、钱比我少。随便怎么比,综合起来,我就是老大。


波士财经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美国只有3亿人,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于美国的消费理念。笔者所在的日本也是世界经济大国,人均GDP也与美国很接近(美国是人均50000美元),但是相比美国的消费,日本消费市场就不如美国,理由就是消费理念的不同。

美国的强大消费是建立在美国的强大经济基础上,美国人认为美国经济可以永远保持下去,所以有信心把明天的钱借来今天消费,所以美国很多人看上去消费旺盛,实际上就是房贷,车贷,信用卡消费。(当然也有富豪不需要贷款)这些都要建立在美国经济不出问题的前提,但一旦出问题,这些贷款就是“炸弹”,会摧毁美国经济。如2008年的雷曼事件引发的美国房贷危机,美国经济遭遇重创,贷款业不动产业等都成为重灾区。并且危机还波及其他的消费领域。只不过因为另一个国家的相助,美国终于摆脱了信用危机。但这样的消费结构虽然可以带动强大的消费,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而日本很多人并不是大量消费,而是担心未来,所以把钱都放在银行储蓄,这样银行资金充裕但消费业不旺盛,信用卡消费也没有美国这样广泛。毕竟日本曾经经历过一次泡沫经济的破灭,很多人还担心养老的事情,所以消费意欲不旺盛。直到日本政府提出要征收消费税,才赶在涨价前集中购物。


美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向国民保证美国明天经济也是有保障的,其他的国家没有美国这样势力,所以要时刻准备应急不敢大手大脚消费。很难说清楚那一个对与那一个,但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的强大消费能力让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强国。也促使美国实体经济发展。


桥本看日本


这里的前面半个问题,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美国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消费力很强,消费力很强的原因在于它的人均GDP非常高。

美国的人均GDP目前已经达到5万多美元,相比之下我们的人均GDP在2017年达到了8500美元,两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如果我们同时把美国的人均GDP与德国相比就可发现,两者之间也差了1万美元左右。

人均GDP高,自然消费能力强,这是一个必然的逻辑。从世界消费发展历史来看,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被称为”生存型消费”阶段。顾名思义,那是一个赚来的钱只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年代。但是,跨越3000美元之后,就进入了”享受型消费”阶段,也就是说,那是一个有了余钱之后,开始关注自己精神享受需求的时代。

如果把世界消费历史的这些发展历程与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做一比较,就可以发现,其中几乎完全是一个模板刻制出来的。

大家都记得,上世纪末我们为小康目标设定了一个财富标准,那就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目标在本世纪初加入WTO的时候已经达到了。这之后,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与日俱增: 2007年经济总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过了三年,我们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我们当老二已经整整八年,因此才让美国感到如芒在背。

如上所述,2001年入世时,我们达到了人均1000美元。2008年,我们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开始进入”享受型消费”阶段,因此国人的海外游和出国游大多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的。2010年,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了4200美元,一年后冲破5000美元,2014年达到了7594美元,2016年达到7900美元,2017年突破8500美元。进入8000美元大关之后,我们的消费开始逐渐从“享受型消费”体验型消费”转换,因为消费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邱震海


这主要是美国消费文化和超前消费理念的“杰作”。与东亚地区这样的储蓄文化占主导不同,美国是一种消费文化,直白点说就是有钱赶紧买买买,啥都金钱花和市场化。

你要问了,万一生病呢,怎么也得备点钱救个急啊?话说以备不时之需这点是人之常情,但是老美也把这个给商业化了。大概很多人知道美国看病那叫个贵,除非你特富,不然你存那点钱根本不管用,民众有了钱只好去买医疗保险(也算买买买),这样看病时才有个着落。就连医疗这样事关人命之事也纳入了商业领域,还有啥不能买买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也不是老美不存钱,存了也没用,不仅主动去消费,为了自身安危,也只好硬着头皮去消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为什么3亿就成了最大消费市场?就是因为啥都商业化了,自然成了最大消费市场。

不仅是有钱就买,而且美国还奉行超前消费理念,说白了就是买小东西刷信用卡,下月还,买房买车买农场这些贷款,分期还,把以后的钱放在现在花,这种把几十年后的钱都拿现在了,自然“增加”了民众的购买力了。如此“强大”的购买力,消费市场不崛起才是怪了。不过好像咱们现在也有点这超前消费的意思了。

就说这么多吧,不全面,真要回答全面这个问题,不是几百字能解决的,先说个皮毛吧~欢迎留言讨论


北玄武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内生产总值达20万亿美元,拥有3.25亿人口。家庭支出是世界上最高的,占全球家庭消费的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美国与其他20个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数以亿计的其他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美国消费市场是全球最强劲的市场。2016年,美国家庭购买了近13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占全球家庭消费的近三分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美国实际(通货膨胀调整后)家庭年收入中位数超过59000美元。

不同于中国人,美国人和一些大多数西方国家并没有攒钱存钱的习惯。由于收入较高,每个月所赚的钱全部花出去,又拥有3亿多人口,造成了美国消费市场的崛起。

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等做的都比较好,所以人们在花钱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后顾之忧,除此之外,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人并没有勤俭节约这样的传统,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奢侈浪费。

另外,美元作为最强势的货币之一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作为世界上的通用货币,也为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做出贡献。

最后,美国人的消费观,美国人不仅没有存钱的习惯,还有着提前消费的观念,信用卡就是从美国开始普及的。除了信用卡之外,美国的消费信贷市场也比较发达,高度发达的金融,为美国人民消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走进伊拉克


美国可以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自然有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等原因。除次之外,美国人口不是那么多但消费量那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美国浪费的情形非常严重。仅以美国人用电的观念为例就可以发现美国人的浪费就可以支撑起巨额的消费量。

以往我们的观念都是以勤俭为荣,如果初到美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无法忍受美国人的浪费。比如,美国人似乎不知道空调是可以关闭的,即使是晚上,美国室内的空调也在呼呼运转,没人觉得关掉可以省电。同时,美国空调默认设置的温度也不是26度,而是18度或者更低,没人觉得空调大幅度运转会损失大量电能。一旦真的有人调低或者关闭空调,美国人就会对此大幅抱怨,认为重启空调的时间的还要忍受热。这也就必然导致美国的人均用电量多的惊人。这种消费观念很容易促成某一商品门类的庞大消费市场。


珐大庶吉士


这是一题两问。笔者先回答第二个问题,那么第一个问题就相对简单了。

美国消费市场的崛起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也代表了美国消费市场崛起的进程: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19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开始。美元仍然是世界主导货币,但摆脱了黄金约束,支撑基础是美国政府信用。美元资产是全球最具吸引力资产,不论是美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低成本融资。对于美国民众来讲太有诱惑了,只要低成本地融资借钱,就可以买到想买的任何东西。

美国变为贸易逆差国

大量资本涌入,决定美国必须保持经常性项目逆差。1976年美国出现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60.82亿美元。1976年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二战后美国贸易顺差的局面彻底终结。从这一年开始至今,美国连年保持贸易逆差,且愈演愈烈。大量廉价商品涌入,让美国消费者目不暇接,消费选择很多,进一步激发了美国消费的发展。

美国实现了金融大繁荣

1980年代,美国大幅放松金融监管,推动金融自由化。1980年,美国颁布《吸收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及1980年货币控制法》。1987年,美国颁布《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提出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这些法案放松金融监管的效果,改变了美国高储蓄传统,消费和私人信贷激增,是推动美国消费市场繁荣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再回到第一个问题。美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成因在于:

第一,美元地位(上面已经阐述)

第二,消费信贷支撑

金融大繁荣彻底改变了美国高储蓄模式,和民众消费习惯。美国转变成为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1985-1987年,美国私人储蓄率连续三年降至10%以下,分别为8.6%、8.2%和7.3%,此后再也无法回到1945年22.5%的高水平。2017年,美国储蓄率已经跌至3.4%,处于历史低点。可以透支未来的消费信贷,支撑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第三,硬实力支撑

美国经济实力世界最强,2017年GDP突破19万亿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110美元。具有全球范围内较高平均收入,自然消费能力超高。

第四,新兴市场的默默贡献

在美元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美国可以依靠美元地位大量进口。新兴市场只能依靠牺牲本国国民福利和资源,并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再出口到美国。价格极低的产品,帮助美国压低了通胀水平,提升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巩固了美国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只有3亿人口,但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奥秘……


经韬


2017年,只有3.26亿人口的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57564亿美元,平均下来每个美国人消费了1.77万美元。作为拥有13.9亿人口的中国,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4246亿美元,人均3900美元,仅为美国的22%。

(美国时代广场)

为什么美国有如此强大的消费能力?根本原因当然是美国的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没有收入,哪来消费?收入高的本质是生产效率高,有多高?看看美国的农业就知道了。

2017年,只有全球4.5%人口的美国,创造了全球24%的经济产出,人均生产效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美国生产财富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一个1500亩的农场只要两个人管理。美国只有1%的人口从事农业,他们不但要养活3亿美国人,还向世界出口了大量的玉米、小麦、牛肉。

2017年,美国粮食总产量接近5亿吨,是全球第二大产粮国(第一大是中国,但中国的农民数量高达数亿),占全球比重接近1/5,其优势作物品种玉米和大豆产量全球占比均超过 1/3。出口贸易方面,2017年度(2017年9月-2018年8月),美国大豆出口量5600多万吨,玉米出口量6000万吨,占全球出口市场的40%左右。

美国的消费能力可以从其石油消费量中看得出来,近10年来美国的年石油消费都在八九亿吨,占全球的比重约为20%。我们知道,石油消费主要是化工业、运输业和家庭,而美国的化工业并不是很庞大,也就是说美国大部分原油都被汽车“喝”掉了。2017年,美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5亿量,人均汽车拥有量0.76辆,平均家庭汽车拥有量2辆,是名副其实的“坐在车轮子上的国家”。

美国强大的消费能力,除了和他强大的生产力及高收入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教育、养老社会化,家庭和个人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当然可以把赚到的前花在享受生活上,带动旅行、娱乐、电影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社会保障,庞大的中产阶级,造就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红谷新视界


首先看看数据,2017年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564亿美元,同比增长4.2%,位居世界第一。而第二名的是中国,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262亿人民币(折合54246亿美元),目前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美国的94.2%,所以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2018年很有可能就会被中国取代。但是中国大陆总人口高达13.9亿,而美国人口约为3.2亿,中国人口总数是美国的4倍多,这也间接说明了美国的消费能力强。



那么,美国区区3.2亿人口,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首先,美国拥有3.2亿人口,与中国相比当然不算多,但是放眼世界,美国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口大国。美国的人口总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其次,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2017年美国的经济总量高达1939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为59501美元,位居世界第八。而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836美元,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6.7倍。换个角度看,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而人均GDP不足美国的1/6,但是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要超过美国,这其实说明中国人的消费也不弱了,而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实至名归。



美国政府鼓励消费,甚至部分美国人有贷款消费、超前消费的观念。美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下图是美国GDP的各项占比,个人消费支出占据GDP的65%,由此看来,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第三产业极为发达,占其GDP的比重达80%,属于消费型国家。美国消费市场很早就已经崛起了,经济越发展,人均收入越高,消费能力就会跟着提升。美国从1894年就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此后两国的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很早以前,美国消费能力就已经超过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