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宴请群臣为何刘伯温不吃好菜?刘伯温:三道菜看出皇上杀意

说到明朝这一中国古代王朝,有人喜欢他,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有人是他的黑粉,就好比高晓松,就说明朝是一个“无明君无名臣无名士”的三无朝代,但是不管后人对明朝如何评论,明朝都是有他独特的魅力所在,没有魅力的王朝又何以让人念念不忘呢?

而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绝对是在这一朝代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他出身贫民,放过牛,在土地里刨过食,也出家当过和尚。不想当皇帝的贫民不是好的和尚,朱元璋于是一步一步杀出一条血路,问鼎中原。很对人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就是,对百姓来说,他确实是一个明君,但是对于大臣们来说,朱元璋无疑就是好杀的地狱使者。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朱元璋把大臣们聚集在一起吃饭,刚开始他是让厨房上了一道白菜豆腐,如此寡淡的菜,平时锦衣玉食惯了的大臣们有点难以下咽,象征性地用筷子碰了几下就不吃了。朱元璋出身贫民,当和尚化缘的时候便看尽了人间冷暖、百姓疾苦,于是他对这些养尊处优又贪污腐败的官员特别痛恨。

他面上不动声色,又让人把燕窝,兔肉和狗肉端上来,这一下那些大臣都吃得很开心了。这一切都被刘伯温看在眼里,刘伯温并没有吃那些好饭好菜,而是慢慢地吃着他碗里的白菜豆腐,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有了杀意了。

宴席结束之后,大将军徐达问刘伯温怎么不多吃点饭菜,刘伯温素日里和他关系不错,就告诉他,皇上准备杀掉某些人了,最了解朱元璋的非刘伯温莫属了,大将军听了,急急询问原因,刘伯温只说了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将军一琢磨,这说的不就是最后三道菜么?顿时心里发毛。

果不其然,过了不久朱元璋就寻找源头杀了不少大臣。有人说朱元璋好杀只是因为他生性残暴又多疑,很多该杀的不该杀的人他都杀了,这并不是什么为百姓好的事,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