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是在同一个境界

【解】深言之始觉妙契本觉理,才是“与善相应”。

为什么?儒释道都讲,这一点很重要。儒、释、道是在同一个境界。孔子,如果他老人家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佛陀;孟子要在印度,古印度称他作菩萨。佛陀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圣人。称呼不一样,他们地位是平等的,同在一个阶层。这个我们要知道,不能疏忽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迷了。迷了怎么样?把六根、六尘当真。觉悟了,知道是“空”无所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心经》上讲得多清楚!这一个“色”字就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讲的“六尘”

六尘有没有?没有,是真的。我们现在怎么?迷了,迷了才出现。虽出现也不是真的,为什么?生灭法,前念灭后念生,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自性不生不灭,真心不生不灭;念念生灭,这心是妄心。一定要知道,时时要记住,甚至所行,口至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样样都是善,与“十善业”相应。这“善”怎么讲法?与“十善业”相应。

【解】深言之始觉智妙契本觉理,才是“与善相应”。

这就是“本性本善”。你看《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话谁出来?佛说的,不是佛说不出来。儒家的圣人就是佛,儒家的贤人就是菩萨,儒家讲的“君子”,“圣、贤、君子”等于佛法里面的“阿罗汉、辟支佛”,这样我们才能把外面境界、圣贤境界看清楚、看明白了,不再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