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重庆科技馆体验“复活”圆明园还可3D打印心中“万园之园”

6月30日至7月1日,重庆科技馆将举办第68期、69期“科技·人文大讲坛”,主题为“文物若有张不老的脸”。活动将通过现场讲座、体验活动的方式,介绍科技手段对建筑文物的复原展示,在遗址保护和开放中的文化传承。感兴趣的市民可预约免费门票。

据悉,6月30日下午15:00—17:00,重庆科技馆第68期科技·人文大讲坛将邀请重庆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与观众分享建川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历程和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对洞体文物修复保护的突破和创新。

7月1日下午15:00—17:00,著名古建筑学家郭黛姮团队核心成员李公立将做客第69期科技·人文大讲坛,带领观众体验数字科技复活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1万余件历史档案,4000多幅复原图纸,2000多座数字模型,“再现圆明园”项目让中华瑰宝圆明园跨越百年时光,以三维建模、VR、AR的形式数字化重现圆明园盛世之景。

此外,观众还可在活动现场动手体验“3D打印建筑文物”,用3D打印笔勾勒构建出心中的万园之园。

感兴趣的市民可登录重庆科技馆官网和重庆数字科技馆,点击“文物若有张不老的脸” 科技·人文大讲坛主题活动页面,预约免费门票。

据重庆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人文大讲坛是落实重庆科技馆“三大平台”功能的具体措施之一,以“高端 公益 精品”为定位,通过打造沟通专家与公众的科技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向公众呈现层次丰富、内容立体的科普视野,引导其了解知识、提出疑问、讨论话题、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