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最终成为日本的“天下人”,是偶然还是必然?

偶然的成分居多,德川家康之所以笑到最后,还是因为丰臣秀吉执意发动侵朝之战,即明朝三大征之一的援朝之役,朝鲜人称壬辰倭乱,日本人称文禄・庆长の役。这一战从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一直打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日本以37.8万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国先后动员九州、四国、本州西部为主的大小诸侯88人,并让他们按照领地大小出动军队,出动了数十万大军,并且造了三千多艘战船越海作战,最后面对大明这一庞然大物,丰臣秀吉屡次迫于兵源与国力不继退兵,最后发出一句“吾不幸生小国兵力不足——奈何”的感叹。实际上,这一战,损失的多为丰臣秀吉的嫡系部队,日本第二号人物德川家康并未受到损失。其原因还是在战前的一次换地。

注:壬辰之战结束后(丰臣秀吉已死),日本实力大名领地对比:10,佐贺——锅岛直茂:36万石。9,名岛——小早川秀秋,36万石。8,水户——佐竹义宣:54万石。7,冈山——宇喜多秀家:57万石。6,仙台——伊达政宗:59万石。5, 鹿儿岛——岛津义久:60万石。4,金泽——前田利长:84万石。3, 会津——上杉景胜:120万石。2, 广岛——毛利辉元:121万石。1, 江户——德川家康:256万石。

在1584年的小牧•长久手之战,秀吉见无法用武力收服德川家康,只好双管齐下,用政治和外交手腕拉拢家康,并改为重点攻击家康的盟友织田信雄。织田信雄不敌,单方面与秀吉议和。德川家康独木难支,于是双方罢兵。缔结和约的德川家康思前想后,考虑到虽然目前自己的军事实力与秀吉旗鼓相当,在短期内不会吃亏,但是若秀吉征服四国和九州,其实力必将大增。同时,秀吉控制中央政府,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最终,德川家康于1586年向秀吉称臣。

两年后,秀吉收服四国和九州的大名,并于1586年出任“关白”一职。至此,除了统治关东八州的北条家,秀吉已基本统一日本。1589年,秀吉出动20余万大军攻灭了北条氏。战后,参战的家康因战功被丰臣秀吉强迫转封到关东八州。(“转封”也就是迫使家康离开统治稳固的原五国领地,转而治理原北条家的八国领地)

虽然家康已经臣服,但是丰臣秀吉还是难以忘怀当初家康给他的窘迫。所以,丰臣秀吉欲将家康从其世代经营的根据地连根拔起,转而封往家康不熟悉的关东地区,并让家康的实力消耗在北条家的残余势力的骚扰中。同时,秀吉又将家康的原有领地封给了自己的嫡系部下,山内一丰、中村一氏、崛尾吉晴、田中吉政等人,他们可以为秀吉起到监视家康的作用。当然,实力强横的丰臣秀吉其实还有明白的意思:最好能激起家康的反叛,然后麻溜地收拾他。

德川家康对秀吉的算盘心知肚明。再三思量后,他还是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家康原有五国领地,总共约140万石。新领地关八州足足有250万石之多,增加了100多万石。同时,关八州河川纵横,利于各地沟通以发展经济,且关八州囊括着日本最大的关东平原。冷兵器时代,有地就有粮,粮多兵更多。这让德川家康想起了平安时代末期的源平之争,先败后胜的源赖朝以关东地区积蓄实力,最终消灭平家,开创了镰仓幕府。

最后一点很重要,丰臣秀吉性情急躁,且一直觊觎明朝的土地,他十分看不起仅仅由一帮野武士组成的倭寇集团就被折腾没招的国家,而且在为织田信长效力期间,丰臣秀吉也不止一次表示出有朝一日要征服大明的意图。德川家康料定,统一后的丰臣秀吉聚集了日本自古所未有的武力,必定会发动战争来满足自己的梦想。而且,朝鲜之战一旦开启必定是旷日持久。若德川家康还位于海岸西边,无论如何会被派为先锋。而且,海外作战的变数极多,况且明朝倒驴不倒架,若战事不利,作为先锋的德川家很可能会尸骨无存。同意转封关八州,德川家康则可以借口镇压北条家的残余势力而暂缓出兵。

于是,正如日本战国那句有名的谚语“织田捣米,丰臣做饼,德川坐享其成”所说,信长打破日本旧势力,为开创新时代打下了基础;秀吉东奔西走,极尽军事外交之能事才统一日本;但是这两位宛如朝露的霸主却为历时265年的德川幕府做了嫁衣。这很让人有兴趣地联想起当初这三位霸主的杜鹃故事:有人问,杜鹃不鸣,当何处之?信长:杀之不足惜。秀吉:诱之使其鸣。家康:莫急待其鸣。

注:自1467年应仁之乱,直到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为止,日本在战乱中前行了一百余年。正是德川家康的出现,才使日本人得以享受265年的和平时光。本书作者山冈庄八以洋洋洒洒五百五十万言写尽了德川家康是如何运用谋略和权术,才得以从类似中国东汉群雄并起的战乱中脱颖而出,并以类似司马懿一般的长寿笑到了最后。此书费时18年,出版后,一时间竟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日本前首相曾根康弘曾要求日本内阁成员将《德川家康》作为必读书籍: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要求员工熟读《德川家康》。

美国人曾这样评论德川家康,“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万里十五年》的作者柏杨也曾说,“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部是《资治通鉴》,一部是《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