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喜欢读书,却没有读过刘震云的作品,你还能算一个河南人吗?

在当代作家中,刘震云是个不能忽视的巨大存在。是的,必须承认当代作家中还是有不少作品值的认真去读的,光是河南作家中就有好些个这样的大腕。

如果说读一部作品是你与世界的一种交流方式,那么几乎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作家向你展示的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举个例子,同样是写井市人物,同样是新写实作家的作品,你读池莉和读刘震云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就说池莉和方方,她们都是武汉人,都是新写实作家的代表,但是只要读下去,你还是能马上判断那个是池莉的作品,哪个是方方的作品。

刘震云先生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更多的读者就是通过这部作品才知道他的,事实上,早先大导演冯小刚的好几部电影都是改自己刘震云先生的作品,比如〈手机〉〈我叫刘跃进〉等,而更早的时候他已经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奖项,像他的〈一地鸡毛〉〈官场〉〈塔铺〉已经为他赢得了许多读者。

尽管作家的名声很大,但是说实话,读一本书认识,一个作家, 走进一个作家的世界那是需要缘分的。

在河南老一辈的作家中,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姚雪垠的〈李自成〉李准的〈黄河东流去〉等我还是读过一部一分的,后来的张一弓,张宇,乔典运,我也读了一些,再后来的邵丽,乔叶我也认真的读了一些,但那些享誉文坛的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柳建伟,刘庆邦我去没有读到过。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总想要了解世界,读了这个又读那个,偏偏河南本土作家的作品没有读过,这真叫人惭愧。

这样的时候才开始有意识的读本土那些在作家的作品,前些天读了刘震云的代表作《一句顶一万句》。这部被称作中国“百年孤独”的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刘震云先生最大气最有深度最饱满的一部作品。必须承认刘先生的才华,他说他是一个笨人,但是哪有他这样的笨人呢?他曾经是河南文科的高考状元,他曾经说过“我们国家不缺聪明人,缺的是老实人”是的,先生诚实写作,本份为人,他虽然不断的跟冯小刚导演合作,有身价有名头,但是却非常的低调,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写尽人世百态,却又冷静,不失幽默感,他是冷静,不是冷漠。

记得曾经看《一九四二》我也泪流满面,尤其是洛阳城外张默和徐帆磕头拜过要结为夫妻的那一节,而现今读〈一句顶一万句〉我也不至一次的被深深触动,我得说刘先生的作品是有温度的,是值得认真研读的。

他是延津人,现今的新乡,虽然与我们豫西还有好远的距离,但是整个河南人的神韵还是在的,非常亲切。

有时候我想,出门了说你是河南人,但是像刘震云,刘庆邦,阎连科,张宇等人的作品你却没有读过,说你识字也读过书还真是叫人没法儿相信呢!

中原自古就是出人才的地方,河南作家的作品值得我们每一个河南人好好去读,读了,你才会发现,并不是只有路遥才好,还有发孤,只是你不知道罢了!欢迎关注点评,为我们河南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