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王朝没有一个超过300年,是诅咒吗?错,是因为冷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很奇怪,四季更替寒来暑往,朝代的更替怎么能和一个冷字挂钩呢?且看自汉朝以来一直到清朝覆灭,基本上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没有超过300年的,有的朝代先后分为两朝。像分了东西的大汉,南北而治的宋朝,这些朝代两个加一起也才存续300年左右。那么为什么这个数字就成了朝代更替的结界了呢?这和气候的变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气候的变化分为历史变化和地质变化,地质变化要从大方向考察像冰河世纪,白垩纪时期等等,少则万年多则亿年计算。这些都因为尺度比较大没办法进行辩证,而历史变化就有据可依了,可以精确到百年。而通过气候历史变化规律来看又恰巧能和各个朝代的更替联系在一起,所以说一个朝代的毁灭绝对和气候冷暖有直接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原腹地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一般都是善于农耕的汉族人民栖息之地,而少数民族多半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之上。汉代时期正是历史气候的温暖期,气候适宜,黄河水都不会结冰,一年四季界限模糊,气候温暖粮食丰收,草原上四季如春牧草茂盛,所以汉人安居乐业,游牧民族牛羊充沛,自然天下太平。

但是到了汉末气候突然变冷,进入了寒冷期,北方开始下雪,草原水草枯竭,饥饿和寒冷是人类最不能接受的两种感受。北方民族开始被迫南迁,争夺生存空间,抢地盘战争就悄然开始。天下开始纷争不断,出现了分裂的趋势。这大汉被三国瓜分,有少数民族开创的晋朝崛起,这些都是有事实根据的。三国时期淮河结冰,黄河南岸的洛阳到了夏初仍有降雪。但是现在洛阳冬末就已经开始下雨了,建国后淮河也从未有结冰的记载。

到了隋唐,汉族在少数民族手里抢回了江山,这时候正值温度又回升到了温暖期,北方的气候开始变暖,牛羊可以安全越冬,牧民又从中原腹地回到了草原之上。到了唐朝又迎来了中国的盛世,盛世的概念最基础的解释就是要有钱。在古代农耕时期致富的唯一来源就是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可见唐朝的兴盛也是因为气候宜人,没有饥饿就没有战争,这符合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唐朝时期就鲜少听说有胡掳入侵中原的事件发生。

而到了唐末又一次进入寒冷期,还记得描述贵妃一笑的诗词吗?里面说的杨贵妃爱吃的荔枝可不是现在远在闽南的福建,而是四川一代,路程减少了一大半,肯定美人能吃到新鲜带露珠的美味。至今四川还有当年的古荔枝树,只不过因为气候原因已经不再结果了,这就证明气候确实在唐末开始变为寒冷。

这一冷胡掳又在北方待不住了,五代十国出现了,又开始到暖和的地方争地盘。但是这个时期有一个回暖的迹象,宋朝就趁机开国,而且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不逊于唐朝,但是这个气候的小回潮却不是件好事,因为只持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突然迅速降温,而且这一下就再也没有回暖过,一直冷了近千年时间。

从整体而言自北宋开始至今一直处于干冷的阶段,草原上初秋就开始上冻,牧草枯萎的极快,牛羊越冬成了非常大的问题,所以自从宋朝灭亡到元朝兴起,再到明朝满清,一直处于阶段性战争状态。朝代的更替也是汉族和胡掳的拉锯战中,轮番主宰天下,大家认为朝代的更替和气候是不是真的有关?欢迎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