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中國國產汽車發動機性能排名 含42廠家156款發動機 純乾貨

“發動機學士”在2016年11月發佈了《中國品牌發動機性能排行 進步巨大》,當時統計了1.5T/1.8T/2.0T、1.5L/1.6L/2.0L共6個排量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動機的性能並進行排名。

時隔2年,“發動機學士”再次推出2018版的發動機性能排名。此次排名統計範圍有所擴大。

此次統計了9個國別、11個排量(分增壓和自吸)、156款發動機,基本覆蓋了絕大多數品牌在中國國產(在中國生產,不侷限於中國品牌)的汽車發動機。按排量分類、根據功率大小做了排名。

渦輪增壓類

1.0T

1.2T

1.3T

1.4T

1.5T

1.8T

2.0T

自然吸氣類

1.5L

1.6L

1.8L

2.0L

小排量中國品牌不怵外資 大排量仍有差距

11個排量的第一名,按國別來分,中國、美國、日本各佔3款,韓國、法國各一款。中國佔第1 的3款發動機排量分別是1.0T/1.2T/1.6L,都屬於小排量。1.8L/1.8T/2.0L/2.0T的冠軍都是外國車企。

小排量發動機方面,中國品牌和外資品牌各有優劣,1.0T/1.2T/1.6L三個排量的老大是中國的,1.5L、1.5T中國品牌稍微落後。

至於較大排量機型,像2.0T排名的前10,僅1款中國品牌;2.0L前10,也僅2款中國品牌;1.8L前6僅1款中國品牌。說明在相當較大排量發動機性能上,中國品牌的差距還比較明顯。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大排量發動機一般都搭載在中高端及以上車型上;而中國品牌在中高端車型的佈局還不多、還不強;相信隨著中國品牌在中高端車型市場上的逐步突破,未來或許會推出更多性能強悍的大排量發動機。當然了,新能源汽車時代即將來臨,中國品牌也或許不會把精力放在研發更大排量更強性能的發動機上。

日本、美國發動機性能不俗 德國發動機性能一般

德國的發動機排名來看,也就奔馳的1.5T發動機性能還比較給力,這與大家印象中的德系車機械性能強大不太吻合。

美國在1.3T/1.4T/2.0T三個排量奪冠,增壓機型方面,美系實力強悍;日本則在1.5L/1.5T/2.0L3個排量奪冠,並且大部分自然吸氣發動機排量中,日系表現均較好,說明日系在自吸發動機方面,具備一定領先優勢。

廠商方面 本田“買發動機送車” 吉利、長安、一汽、福特實力不俗

本田除了2.0L自吸偏弱外,其他幾個都在前3,“買發動機送車”這個段子不是開玩笑的。

吉利在小排量增壓機型方面實力強大,1.0T是老大,1.5T排第4也不錯。自吸發動機方面相對偏弱。

長安在1.6L排量上奪冠,1.5T表現也不俗,排第5.

一汽自主品牌雖然不給力,但是發動機性能方面還是相當不錯。1.2T奪冠,1.8T也排在第4.

福特雖然今年下滑明顯,但是發動機性能還是相當不錯。另外,豐田、上汽、寶沃表現也不錯。

傳祺、長城、奇瑞 表現一般 比亞迪弱爆了

廣汽傳祺的發動機性能非常一般,1.3T排第3,但是這個排量才6款發動機而已。其他幾個排量的排名都不入流。

長城的話,1.3T排名第2撐場面;不過也別小看長城,它的1.5T雖然排第八,但是在自主品牌當中也排到了第4,而且1.5T發動機款數高達24款;另外2.0T雖然只排第7,但已經是自主品牌第1了。

奇瑞一直是自主品牌正向研發的典範,但奇瑞的發動機性能數據真的不好看。除了1.6L排第3,非常給力外;另外3款排名均不樂觀。

至於比亞迪,燃油發動機性能,弱爆了。

2年間 中國品牌進步較大

與2年前相比,中國品牌在自然吸氣發動機方面基本原地踏步;但是在渦輪增壓機型方面,不僅推出了眾多新機型,性能參數上也是進步明顯。

當然了,在大排量發動機方面,中國品牌與外資還是具備一定的差距。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多數車企不會把精力放在燃油車發動機上。或許中國汽車品牌在大排量發動機方面,不太可能趕上外資車企;但或許,中國車企在高端純電動車型上能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