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了解《易经》吗?你们怎么评价它?

文创局


略知一二。现通行的《易经》,又称《周易》,据说周文王所作。内容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辞,爻辞,尽是占筮吉凶之辞。

而托名孔子《易传》附于书中,其中《文言》解乾坤二卦,《象》,《彖》解释每一卦。而《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单独成篇附于书后。

七十年代发现西汉马王堆帛书《周易》,《易经》与《易传》完全分离。

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据《易传,序卦》,六十四卦象征天地万物,卦序有严格的前因后果关系。卦序不同,就意味着因果关系不同,从而颠覆了二千来易学的乾坤。

同个周文王怎么会演绎出两套卦序完全不同的《周易》?

帛书《易传》也不同,仅《系辞》名同但文字不同,其它篇为《二三子问》《衷》《要》《谬和》《昭力》。

同一个孔子怎么会写出两套文学不同的《易传》?

这是本人研究思考出来的问题。挑战中国易学界!


赵日金141


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为《周易》,此书为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推出64卦并系卦、爻辞,孔子做象、彖、系辞各上下篇,再加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并称十翼,又名易传,至此《周易》书成。史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周易》是一本关于人类、自然和社会关系的书。伏羲查天文、地理类象作卦,重视的是自然关系,文王作64卦卦辞,占卜吉凶,重视的是社会关系,孔子做传重视人与人间的关系。《周易》的本源在八卦。
欲了解《周易》
,要先读八卦,八卦是以物类象,以象述理,读懂了八卦易学也就入门了。

《周易》主要讲象、数、理、占。其核心在易:变易、不易、简易。
至于对此书的评价,才疏学浅,不敢妄断。不过前人对此书的评价我倒是挺认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大家觉得呢?

望各位不吝赐教,发表高见!


百晓生晓天机


《易经》,从哲学角度看,是一本让人辩证地看人、看事、看天、看地的书,确有哲学意义。从占卜角度来看,是一本占卜吉凶祸福,决定进退行止的卦书,没有多大意义。

我接触过许多用《易经》占卜的人,其中不乏好朋友。占卜的结果,经过验证,几乎没有准的,就是说占卜不能准确预测出事物发展的方向、过程和结果。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周武王伐纣时的一件事,周军在进军中旗杆突然被大风吹折。武王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命人占卜,预测伐纣是吉是凶,是否可行。姜子牙见了,挥剑把占卜的筮草扫落地下,说:枯草焉知祸福。命令大军继续向商都朝歌进发。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消灭了商纣护卫朝歌的军队,进而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如果占卜一旦断出伐纣不吉,大军停止不前,纣王以足够的时间从东南调回主力部队(主力部队正在征伐东夷),做好迎战周军的准备,那么,武王伐纣就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幸亏姜子牙不信这一套,才没有贻误战机,取得了伐纣的全面胜利。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是不能以占卜断事的。

有人说,《易经》是宇宙全书,全宇宙的奥秘都包含在里面,这无疑是在过度解读《易经》,更是不可取的。


辽西布衣10


《易经》!什么叫《易经》?你光分析字就知道。易,易容术的“易”,容易的“易”,它们都是改变、转变的意思。那什么发生变化了呢?阴阳!阴变阳,阳变阴,接下来又是阴变阳阳变阴,……总之是易变,如果你是穷人,说不定哪天你就成富人;如果你很有钱,可你吃喝嫖赌样样来,很快又成了“负翁”,这都是阴阳转化之理,总之《易经》的“易”,就是指阴阳的变化,一个字管总“易”,说变就变。那什么是“经”呢?途径!不要说《易经》的“经”,即使是《圣经》的“经”,《道德经》的“经”,都是指途径,方法和手段!《易经》说的途径就是阴变阳,阳变阴的方法、途径和程序,如“否极泰来”,这就是途径!《易经》有64种阴阳转换的途径,如果你说它的“经(文)”有64种也可以!总之,经就是途径、方法和手段。你明白了吗?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中国人总是不厌其烦的问,“什么是《易经》”?不知道你们累不累?


枫林桥1


不请自答。先说前一个问题,若说了解易经的人有吗?那简直就是太多了,从西汉中后期,易经成为官方主导的五经之一,历朝历代,名家辈出,你说谁不了解易经啊!?

其实,对于易经的认识,有的人是门外汉,他了解了皮毛;有的人进入了门户,他知道了要学习易经的什么;有的人钻研其中苦中作乐,他易经明晓了易经的玄妙;更有的人,寻本探源,穷究造化,另辟蹊径,创造出新的易学体系。

同是了解,境界有高低。就像考试,有得一二十分的,有得六七十分的,八十分就是高手,九十分以上就是大师,有许多的大师都困在了九十分与一百之间,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打破最后一线,破空才是宗师,才是圣人。

至于说我怎么去评价易经,它是君子的修身之道,是做人的最高指导书,世人往往只看到了趋吉避凶,却不明白祸福相依的道理,没有看到看待问题的一分为二而又合二为一的总结,没有明白自然与社会的息息相关,却以一颗自私的心功利的心去学习它。易经不是风气恶化的帮凶,而是曲解易经的所谓的砖家,要正本溯源的研究它,使它真正成为民族的瑰宝民族的灵魂!


璇玑易馆


有,但为数不多,真正了解易经的人,都是宗合文化的水平很好的人,他们只做不说,也是真文人的属性,读易是一个长时间的深硑,进门后再读,就易的多了,但一般人进不了门。一是宗合文化不到位,二是没那么长时间去读。

我对读书人的点评:

一等人,只读不说。

二等人,连读带说。

三等人,只说不做。

总而言之,易经是说阴阳,矛盾理性的书,是以正为为基础的。读的时候,不要误入歧途,走入到占卜的路上,我在占卜时,提醒自己,不要误之歧途,在卦的前面注上提示,结未,写着圣人们,读易的规律,内容我在网上发过,我复制过来,供大家参考。

挚与情,润于心,达与表。不学无术,故卖弄。思之不解,去抽签,曰蒙:第四卦:蒙卦(山水蒙):童蒙,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象辞》说: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泉。山下有泉,泉水喷涌而出,这是蒙卦的卦象。得此卦者,智慧犹如童蒙,不辨是非,迷失方向;若能顺贤师良友之教,启其聪明则亨通。

故易曰:

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阿牛97417243


从现在流传的巜易经》一书,以及结合当时的时代来看,巜易经》确实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巫医圣者之手,意在劝告当时的统治者能够妥善地处理日常管理事务。占卜是其中的唯一方法,因为它体现神学盛行时代的一种相对合理方式。

据考证:从八卦诞生以后,巜易经》先后出现了三个版本,及巜连山》、巜龟藏》与巜周易》。但总的内容应该没有大演变,只是局部上进行结合时代与撰者个人看法的修改罢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巜易经》逐步流入了民间,则完全成一些爱好者的占卜之书。

其实,巜易经》能否提供的知识远超我们所认识的量。由于它是产生远哲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之中,而且当时还是一个原始人类社会条件下,所体现的自然思维是非常明显的。正因为原始状态,才出现了卦爻是用图画形式存在于书中,随着文字的发明,才有了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参与其中,这就是阅读深感生涩之原因所在。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今天的教育很少把《易经》的知识进行适当之普及,与文言文的阅读难度,是巜易经》被搁置的最大缘故。

既然巜易经》是出自于对先哲们对大自然以及人体等身边存在物的观察思考后得出的。它必然与大自然存在是不可分割的。主要体现在:1、生物大循环;2、万物之产生;3、如何应用于社会日常管理方式;以及人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等等。


上坪农夫


易经是人类最高的科学传承,它通俗易懂,与人们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尽管很多人看不懂易经的文字,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和易经里面所描述的情景息息相关。

它的文字语法由于传承太久,当时人们的文字方式和如今也完全不同。

这也许是我们看易经从文字上的理解的困惑

当然,它也是一个高智慧的书籍,没有一些文化功底,看起来是有些难。

很长的时间,我们都对易经有一个误解,一直把它看成是算命的书,大错特错。

它真的是打开宇宙万物的密码钥匙,它是人类最高的科学智慧。


王烨艺述汇


有人了解易经,孔子算一个。孔子用注解易经的方法创造了儒学,並传承了几千年。不过,孔子没能将易经的精华全部传给后人。善易者不卜,不知是不需要,还是也不会?孔子距易经的源头已经有几千年了,比我们离孔子的时间还长。

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诸子百家的学说都留有易经的痕迹。道德经影响很大,也只是对易经的注释。要全面正确评价易经不易。一是离我们太远。二是易经是古圣人经典之作。一看就懂就不叫经典了。

易经的内容庞大,着眼点不同,收获,看法也就不一样,如同瞎子摸象。会学的用以完善自己。不会学的用批判想抬高自己。多数也没批到点子上。

象数和义理是易经的精华。孔子发展了义理,以后的研究也多在义理方面,哲学,伦理成了研究的重点,像数几乎失传。民间的数术占卜继承了像数,也没有几个人真懂。易经的本质是象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喻之,可见易经是符号语言,是无字天书。后来的卦辞爻辞只是对象数的说明。

易经是一个符号系统。可以说是世界观,也可以说是方法论,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并没有给出事故的结论,如何运用各有各的高见。奇门遁甲就是如何应用的例子。

学习易经要从像,数,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占卜是形式。占卜是运用像数理内部逻辑关系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起卦容易解卦难,要对具体事物有深刻的理解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把占卜方法说成是封建迷信也没有道理。简单的相信占卜,用以骗人也可以说是一种迷信。

易经是几千年人们经验的总结,应当多几分敬意,少一点轻浮。


老梁139490047


很多人没有頁正了解《易经》,只浮于《易经》表面,当然无法正确评论易经。我认为,真正了解《易经》必须熟懂,撑握三个方面知识。

第一,《易经》的本质,(阴阳之道)。

第二,《易经》六十四卦,以及三百八十四爻所表示的意义,(易经折学)。

笫三,巜易经》的超前思维,(六爻预测法)。

宇宙自然由无数大大小小的宇宙组成,任何一个小宇宙(事物)诞生,必须受阴阳作用来维糸,直至死亡。人是一小宇宙,出生之时开始同样受阴阳作用,阴阳任一方不存,生命就终止。一只股票(小宇宙)上市,第一天开盘之前都处于太极状态,一开盘就有升(阳)与跌(阴),维糸这只股票直到消亡,同样里面有无数小宇宙,年K线,月K线,日K线。利好(阳)与利空(阴)又是一小宇宙,等等。一段婚姻,从确定夫妻关糸那一刻起,阴阳就在维糸,男为阳,女为阴,男为刚,女为柔,柔能制刚。积极为阳,消极为阴,物质为阳,精神为阴。如果夫妻双方都很物质,同时双方性格双刚强,互不相让,就会打破阴阳平衡,婚姻出现问题,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这段婚姻就会终止。

2000年前中国古代,就明白了宇宙自然中,任何事物产生到死亡必定受阴阳作用。皇帝曰:天地者,阴阳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以就有中医经典剧作《黄皇內经》,中医理论体糸源泉。人一出生,就受之于阴阳,刚为阳,柔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心为阳,肾为阴;手背为阳,手心为阴;积极为阳,消极为阴等等,人也是甴无数小宇宙组成,从看得见摸得着,到看不见摸不着。只要某个方面打破阴阳平衡,就会出现病变,不及时处理,就会成大病,甚至生命终结。所以中医理念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不懂《易经》阴阳之道,那能了解易经,那能明白易经的高明之处。

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两两组合成六十四卦。任何事物,包括人类,在出生开始那一时,那一刻,那一秒,由于受阴阳作用而产生一个卦象,从生到死是由无数卦象组成,一幅幅画面,顺着时间连在一起,就是一部胶片电影。任何一幅画面(卦象),都反映当时状况,如果你懂易经,也懂易经六十四卦,卦辞,爻辞所表示的意义,就可以做到超吉避凶,应付日常,对付职场。

既然人生由卦象一幅幅连接起来,有人可能会问,由阴阳作用产生一个个卦象,巳发生或正在发生(即今日今时)好理解,那么明日,明年呢?这就协及到巜易经》的超前思维,六爻预测法。因为协及问题太广,编幅有限,以后有机会再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学学,如不懂,可以私信我,我尽我所能为你解答。谢谢!